[實用新型]節段自平衡雙殼體離心泵靜密封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3341.3 | 申請日: | 2007-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0350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天周;陳晴;趙自成;于湘智;彭學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08 | 分類號: | F04D29/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曉兵;李玉盛 |
| 地址: | 400030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衡 殼體 離心泵 密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殼體離心泵的密封,尤其是節段自平衡雙殼體離心泵靜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在離心泵領域,多級離心泵常采用單殼體節段式、雙殼體軸向剖分式,雙殼體節段式等多種結構形式。高壓力(泵揚程25Mpa以上)的多級離心泵,多采用雙殼體結構,多級離心泵的揚程25Mpa以上時,其轉子部件軸向力基本都在100噸以上,采用平衡盤(或平衡鼓)結構的泵,常會發生平衡機構失效而使軸斷裂或泵殼損壞的重大事故,因此,高壓雙殼體離心泵現在發展趨勢是,采用軸向力自平衡結構,通過轉子部件上葉輪背靠背裝配而使轉子部件上的軸向力自動平衡。軸向力自平衡結構的泵現在大量采用的是軸向剖分的內殼體整體鑄造,該類泵的最大弱點是泵的適應范圍狹窄,當用戶使用參數不能用現有殼體變化葉輪直徑達到要求時,必須重新制作泵殼體模型,使泵的生產成本提高,難以推廣。當采用節段式(徑向剖分)內殼體軸向力自平衡結構時,完全克服了整體鑄造內殼體自平衡泵結構的弱點,但此種結構的泵要在內外殼體間密封形成進水腔、內流腔(流體轉向流動腔)、高壓進水腔、出水腔等四個完全獨立的密封腔室,這是該類泵成功與否的關鍵。要在同一軸向同時實現六個密封面的密封而形成四個獨立密封腔將非常困難,需大蓋提供的密封力隨著泵壓力的升高而呈數倍加大,為使泵的內殼體有足夠強度傳遞大蓋提供的密封力給各密封面,則必須加大泵的內殼體、外殼體,內殼體和外殼體笨重、浪費材料等,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節段式自平衡雙殼體泵的優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節段式自平衡雙殼體泵的四個獨立密封腔密封困難、內殼體和外殼體笨重等不足,提供一種由多種靜密封組合而成的節段式自平衡雙殼體靜密封結構形式,以降低整個大蓋提供給靜密封的預緊力,從而大大縮小泵的結構尺寸,降低生產成本及使用成本,提高泵運行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節段自平衡雙殼體離心泵靜密封結構,包括后軸承部件、后托架、大蓋螺母、大蓋、高壓進水段、高壓導流體、外殼體、后葉輪、出水段、軸、前葉輪、低壓導流體、進水段、前托架、前軸承部件、泵進口、泵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段、外殼體、高壓導流體、大蓋以及高壓進水端之間形成的內流腔的密封結構,是在出水段與外殼體相接觸部位,設置纏繞密封墊,在外殼體與大蓋之間相接觸部位,設置自緊式密封圈、大蓋O型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的節段式自平衡雙殼體泵靜密封結構,其特點在于:
1、根據各個位置、壓力等級不同,采用不同的靜密封結構形式,以多種靜密封組合構成靜密封結構形式。
2、能降低整個大蓋提供給靜密封的預緊力,降低了內殼體傳遞預緊力時的應力,從而大大縮小泵的結構尺寸,降低生產成本及使用成本。
3、密封效果很好,有效防止泵體內流體滲漏,提高泵運行可靠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圖;
圖2是自緊式密封圈(件6)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中,1-后軸承部件,2-后托架,3-大蓋螺母,4-大蓋,5-大蓋O型密封圈,6-自緊式密封圈,7-高壓進水段,8-高壓導流體,9-外殼體,10-后葉輪,11-出水段,12-纏繞密封墊,13-軸,14-前葉輪,15-低壓導流體,16-包覆密封墊,17-進水段,18-徑向O型密封圈,19-軸向O型密封圈,20-前托架,21-前軸承部件,22-泵進口,23-泵出口,24-進流腔,25-內流腔,26-出流腔,30-密封壓塊,31-螺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334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豎向曲面抑塵網、墻
- 下一篇:密封型高效空氣凈化送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