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型電聲器件的振動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22672.5 | 申請日: | 2007-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474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林珍;韋鎖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9/02 | 分類號: | H04R9/02;H04R9/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維邦知識產權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莉 |
| 地址: | 518000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 電聲 器件 振動器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型電聲器件的振動器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便攜通訊裝置中的多功能微型電聲器件的振動器結構。
【背景技術】
在移動電話等便攜通信設備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安裝于其中的電聲器件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達到節約空間、降低零部件成本的目的,電聲器件逐步向多功能方向發展,由此,多功能電聲器件的振動器部分的發展也相應加快。
現有的微型電聲器件的振動器部分如圖1,2所示,圖1中的振動器主要由彈簧片1,振子2,固定支架3組成;圖2中的振動器主要由彈簧片1,振子2,固定支架3,擋板4組成。現有的振動器的結構中,彈簧片是注塑在固定支架3中的,在調節電聲器件振動器的諧振頻率時,需要不斷的更改彈簧片的模具才能達到期望值,成本非常的高,而且現有振動器結構的產品阻尼效果不強,不能承受大功率,當電聲器件工作時,振動器也同時工作,但電聲器件的工作電壓比較大,振動器承受的電壓比較低,會產生很大的雜音,在實際應用中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為了克服這些不足,就對現有的振動器結構提出了革新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較強阻尼,并可以調節振動頻率的微型電聲器件的振動器結構。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通過在振子和擋板之間放置彈性阻尼體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振動器結構主要由彈簧片,振子,固定支架,擋板,彈性阻尼體組成。其中,彈性阻尼體位于擋板和振子之間沿振子運動方向的間隙中,彈性阻尼體與擋板和振子的其中之一連接在一起。
在初始狀態時,即振子在非振動狀態時,擋板和振子將彈性阻尼體擠壓,使彈性阻尼體處于壓縮狀態;在振子振動時,彈性阻尼體與擋板分離(彈性阻尼體與振子連接),或彈性阻尼體與振子分離(彈性阻尼體與擋板連接)。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的顯著優點在于:該振動器結構中的彈性阻尼體起到彈簧的作用,并且更改比較方便,可以通過更改彈性阻尼體的高度、面積、密度來調節產品的振動頻率;振動器中的彈性阻尼體可以產生較強的阻尼作用,抑制了產品共振時的幅度并拓寬產品的有效頻率范圍,從而滿足了電聲器件在工作時的大功率和寬頻率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電聲器件振動器結構的截面圖。
圖2是現有技術的電聲器件振動器另一結構的截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聲器件的振動器在初始狀態時的結構截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聲器件振動器在工作狀態時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截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聲器件振動器在工作狀態時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截面圖
圖6是運用本實用新型的振動器結構的多功能電聲器件的截面圖。
圖7是運用本實用新型振動器結構的電聲器件產品與運用現有技術的振動器結構的電聲器件產品的測試曲線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電聲器件的振動器結構作詳細說明。
請參照圖3-5所示的本實用新型電聲器件振動器結構的實施方式。該振動器結構的基本構成是:彈簧片1,振子2,固定支架3,擋板4,彈性阻尼體5。其中,彈性阻尼體5位于振子2與擋板4之間沿振子運動方向的間隙中。在初始狀態時,即振子2在非振動狀態時,擋板4和振子2將彈性阻尼體5擠壓,使彈性阻尼體5處于壓縮狀態,如圖3所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為:彈性阻尼體5與振子2連接,在振子2振動時,彈性阻尼體5與擋板4分離,如圖4所示;另一種實施方式為:彈性阻尼體5與擋板4連接,在振子2振動時,彈性阻尼體5與振子2分離,如圖5所示。
圖6是運用本實用新型的振動器結構的多功能電聲器件的截面圖,主要包括彈簧片1,振子部分2,彈性阻尼體5,固定支架3,后蓋6等,從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本實用新型的振動器結構在電聲器件整體中的運用情況。
圖7為在相同的測試條件下(電壓均為0.4v),運用本實用新型振動器結構的電聲器件產品與運用現有技術的振動器結構的電聲器件產品的測試曲線對比圖,a為運用現有技術的振動器結構的電聲器件產品的測試曲線,b為運用本實用新型振動器結構的電聲器件產品的測試曲線,其中X軸表示頻率,Y軸表示電聲器件中的振動器加速度,單位是dB(分貝),可以看出,與現有技術相比,運用本實用新型的電聲器件產品在共振時的幅度降低了,有效頻率范圍增加了,可以承受更大電壓,從而滿足產品大功率工作的需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26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