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隔離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1780.0 | 申請日: | 2007-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702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聶淼;劉維燦;狐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昂納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09 | 分類號: | G02F1/09;G02B6/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隔離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光隔離器,特別涉及一種隔離器元件利用托片固定于磁管中的光隔離器。
背景技術
在光通信領域中,為了防止光反射回來,通常裝入光隔離器等光學元件,以往的光纖型隔離器的隔離器元件的裝配結構一般采用如圖1所示:隔離器元件11通過粘貼方式粘于磁管12內,其一般采用隔離芯11的四個角和磁管12接觸后采用353膠固定于磁管12內,由于上述粘接方式通過點接觸連接,這樣連接方式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且操作不方便,這樣給生產工藝帶來一定的難度。
另外,現有技術更多的都是通過隔離芯直接粘貼于光纖接頭的端部,如JP2004-021950揭露的了類似結構,如圖2所示:在光纖接頭14的端面粘合了由偏光片和法拉第轉子構成的光隔離器元件11,該結構在裝配時,粘合有光隔離器元件11的光纖接頭14插入光插頭10中,后掛磁管12于光插頭10的頂部,這樣由于在裝配前已經將光隔離器元件11固定于光纖接頭14的端部,和光纖的光路連接,從而不能調節其光隔離器元件11和其他元器件之間的光路,再則,光隔離器元件11粘合于光纖接頭14的端部,可能帶來光路有膠,從而影響其光路性能且其返工不方便,從而不適合大批量生產。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裝配工藝簡單,連接更可靠的光隔離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光隔離器包括至少一托片,一由偏光片和法拉第轉子構成的光隔離器元件,以及一磁管,其特征在于:光隔離器元件借由上述托片固定于其中,所述托片包括一平臺,用以粘合所述光隔離器元件,以及一弧面基本和磁管的內壁吻合,所述固定有光隔離器元件的托片借由該弧面固定于所述磁管中。
所述托片可為半圓柱形。
所述托片可為陶瓷材質或玻璃材質或金屬材質。
所述平臺具有一凹槽,容置粘合所述光隔離器元件。
所述各凹槽與光隔離器元件的光軸具有一夾角。所述夾角可為0-10度之間。
本實用新型可應用于尾纖型光隔離器;可和光插座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光隔離器元件利用托片結構固定于磁管中央,其可靠性高、一致性好、成本低,能精確定位隔離器于傳輸光路中央,而且隔離器的安置角度精確可調,適合于大批量生產。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光隔離器的結構剖面圖;
圖2為現有技術尾纖型光隔離器的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光隔離器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光隔離器的第一實施例的裝配過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光隔離器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光隔離器的第二實施例的裝配過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光隔離器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光隔離器的凹槽的另一種傾斜方式。
圖9為本實用新型光隔離器的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光隔離器應用于尾纖型光隔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光隔離器和光插座相互接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光隔離器件的裝配結構在作進一步說明。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光隔離器件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隔離器20包括一對托片21、22,一由偏光片和法拉第轉子構成的光隔離器元件23,以及一圓形磁管24,其中,光隔離器元件22借由上述托片21、22固定于其中,所述托片21、22包括一平臺211、221,用以粘合所述光隔離器元件23,以及一圓弧面212、222基本和圓形磁管24的內壁吻合,所述固定有光隔離器元件23的托片21、22借由圓弧面212、222固定于所述圓形磁管24中。
所述托片21、22基本可為半圓柱形,且可為陶瓷材質或玻璃材質。
如圖4所示:其裝配工藝可為:現將隔離器元件23的第一粘接端面231通過固化膠固定于第一托片21的平臺211上,蓋上第二托片22和上述第一托片21對齊,固化膠固定隔離器元件23的第二粘接端面(圖中未示出),后將上述固定有隔離器元件23的托片21、22推進圓形磁管24中,固定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昂納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昂納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17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粉煤灰纖維棉增強聚氯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剪切型鉛阻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