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貨物運輸設備的側壁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20542.8 | 申請日: | 2007-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763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姚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新會中集特種運輸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90/02 | 分類號: | B65D90/02;B62D3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易釗 |
| 地址: | 518067廣東省深圳市蛇***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貨物 運輸設備 側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型貨物運輸設備的部件,具體涉及一種集裝箱或廂式半掛車廂體的側壁。
背景技術
傳統的廂式半掛車的廂體側板一般由骨架結構和內外蒙皮(鋼板或鋁板)構成,各側板相互間鉚接構成側壁。側壁的這種結構使其厚度和自重較大,不易維修,并且使廂體內寬受到限制,由此,這種骨架結構的側板已漸淡出市場。
目前廂式半掛車廂體側壁主要采用無骨架結構的側板,如采用由金屬質地的表面板和以多層膠合板、木板、塑料板或其他人造板等為夾芯所構成的復合板,這種復合板的表面金屬板與芯板通過粘接劑粘接,由于其內外表面均比較平整,使得廂體較美觀。
圖1、圖2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由復合板構成的側壁結構。如圖1、2所示,一般的廂體在16m左右,這需要寬度為1m左右的13塊復合板10沿廂體的高度方向拼接在一起構成側壁,相鄰的復合板10通過內連接件11、外連接件12及鉚釘13連接(如圖2所示),使得連接后的側壁具有一定的強度及剛度。這種側壁結構需要12對內、外連接件,因其高度一般在2.6m左右,故需要的內、外連接件的總長度約為31m,其對連接件的耗費是比較大的;另一方面,如圖2所示,一般內連接11及外連接件12直接搭接在復合板10上,使得內連接件11相對于復合板10表面明顯凸出,在裝卸貨物時容易出現刮、卡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節省耗材且防水的貨物運輸設備的側壁。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貨物運輸設備的側壁,包括沿其箱體長度方向平行設置的上部側板和下部側板,兩者通過沿廂體長度方向設置的外連接件、內連接件鉚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連接件的截面形狀為h形,包括主板和封板,所述主板貼壓在所述上部側板和下部側板的內側,所述封板的一端貼壓在所述下部側板的頂部外側。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貨物運輸設備的側壁中,所述下部側板的頂部外側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與所述封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封板的一端貼壓在所述凹槽中。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貨物運輸設備的側壁中,所述封板的端部向下延伸,超出所述外連接件的底部。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貨物運輸設備的側壁中,所述下部側板由至少三塊復合板相互連接而成。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貨物運輸設備的側壁中,所述內連接板上,間斷地設置有孔,所述孔開設在封板與主板連接處的下方;所述上部側板的底面與所述下部側板的頂面之間間斷地留有對應的間隙。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貨物運輸設備的側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采用上部側板和下部側板,兩者沿廂體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并通過連接件相連,一方面使得沿廂體長度方向平行設置的連接件的總長度約為現有技術中沿高度方向設置的連接器的總長度的一半,這減少了連接件的耗材,提高了制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便于貨物進出。同時,封板覆蓋在下部側板頂部外側,使雨水、灰塵等不易進入廂體,有利于保護貨物。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現有技術的復合板構成的側壁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貨物運輸設備的側壁第一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4是圖3中B-B的剖視圖;
圖5是圖4的C向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中,貨物運輸設備的側壁2包括位于上部的上部側板20和位于下部的下部側板21,兩者沿廂體的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并通過連接件相連。
圖4是圖3中B-B的剖視圖。如圖4所示,上部側板20的底部和下部側板21的頂部夾在沿廂體長度方向平行設置的外連接件22和內連接件23之間,并通過鉚釘24連接在一起。
內連接件23的截面為h形,包括主板230和封板231,其中主板230與上部側板20、下部側板21平行,且一端貼壓在上部側板20的底部內側,另一端貼壓在下部側板21的頂部內側。封板231從主板230上延伸出來,一端貼壓在下部側板21的頂部外側。封板231的端部可向下延伸,超出外連接件22的底部。
較佳地,在下部側板21的頂部外側,設置有凹槽,封板231經彎折后,端部貼壓在所述凹槽中。凹槽的深度與封板231的厚度相同,這使得上部側板20的外表面與封板231的外表面平齊。這種結構使雨水、灰塵等不易進入廂體內,有利于保護貨物。鉚釘24通過該凹槽,使上部側板20與下部側板21的連接更加可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新會中集特種運輸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新會中集特種運輸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054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媒體教學平臺的改進結構
- 下一篇:一種密封型母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