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抗震動力電池組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18429.6 | 申請日: | 2007-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1166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智;董超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展輝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志明 |
| 地址: | 511453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震 動力 電池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充電的電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提供車輛動力電源的鋰離子電池組。
背景技術
現有的可充電電源,例如用于電動自行車的動力電池,一般都采用多節電芯并聯與串聯的方式來擴充電池的容量,提高電池的電壓。其中多節電芯有的是直接放置在電池外盒中,這種安裝方式由于電芯缺乏必要的固定,使得電芯的電接觸不可靠,外部的震動很容易影響電芯的狀態,整個電池在高震動的環境中工作穩定性很差;也有的把多節電芯緊密固定在一起,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電池抗震的問題,但是多節電芯擠貼在一起,不利于電芯工作時候的散熱,同樣影響電池的工作穩定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內部電芯固定可靠且散熱良好的抗震動力電池組。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制造一種電池包,包括:外殼、排列在外殼內的多個電芯、以及與所述電芯電連接的充放電及充放電保護電路板,所述外殼內固設有沿軸向和徑向限定所述多個電芯位置的支架結構,被限定在支架結構內的多個電芯相互間留有空隙。
所述支架結構由上蓋和下蓋接合而成一盒式結構,該盒式結構的頂面和底面與各電芯的軸向兩端部相抵,盒式結構內還固設有多個徑向定位組件,該徑向定位組件的內腔形狀與電芯的側壁形狀相匹配使之沿徑向定位各電芯。
所述徑向定位組件為設置在所述上蓋和下蓋內側面且位置相對的多對套箍,所述頂面和底面相對的每一對套箍限定一個電芯。
所述支架結構的頂面和底面與外殼之間設置有軟墊,可進一步提高其抗震性能。
所述支架結構的頂面和底面上與每個電芯的電極相對的位置處開有通孔,每一列電芯的頂面和底面備連接一條凹凸相間的金屬觸片,該金屬觸片的凹部通過各通孔分別與該列電芯的各電極焊接固定。
所述外殼由面殼和底殼接合而成,所述面殼的接合邊上設有一圈凹槽,該凹槽內置放有一防水膠圈,所述底殼的接合邊上設有正好可嵌入所述凹槽內的凸沿。當面殼和底殼被固定連接后,防水膠圈被壓緊從而達到防水的目的。
所述面殼的接合邊上還凸設有至少兩個卡鉤,所述底殼上與所述卡鉤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可固定卡鉤的卡扣凹位;在所述面殼和底殼接合的狀態下,所述卡鉤正好卡扣在對應的卡扣凹位處。
所述面殼和底殼進一步通過四角及中部的五個螺絲更牢固地連接在一起。
所述充放電及充放電保護電路板的表面噴有防潮涂層,所述充放電及充放電保護電路板的連接器焊點處涂有硅膠層,可起到防潮、防靜電和防短路的作用。
同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電池包具有如下優點:電池包內各個電芯的軸向和徑向均被可靠地固定在支架結構內,可保持各電芯的良好電接觸,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相鄰電芯之間被支架結構均勻間隔開,有利于電芯工作時的散熱;此外,電池包外殼的凸凹咬合處增設有防水膠圈,具有非常好的防水功能;保護線路板上具有防潮涂層,即使在潮濕天氣或下雨天等惡劣環境下使用電池包也能正常工作,同時具有防靜電、防短路的功能。以上各點均有利于保持電池組工作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延長電池組的工作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抗震動力電池組的結構分解圖;
圖2為所述電芯組及其支架結構5的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抗震動力電池組的仰視圖;
圖4為圖3中的A-A剖面圖;
圖5的圖4中的I部放大圖;
圖6為圖3中的B-B剖面圖;
圖7為圖6中的II部放大圖;
圖8為圖6中的III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之最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抗震動力電池組包括外殼1、排列在外殼1內的多個電芯2、與所述電芯2電連接的充放電及充放電保護電路板3、以及用于放置并固定所述多個電芯2的支架結構5。所述支架結構5將各個電芯2沿軸向和徑向固定,并且使各個電芯2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以利于電芯2工作時的熱量散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展輝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展輝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184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