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稻擺栽機縱向進給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17414.8 | 申請日: | 2007-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3893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汪春;郭占斌;衣淑娟;丁元賀;陳恒高;程新江;李勃海;劉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A01C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6331***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擺栽機 縱向 進給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主要涉及水稻擺栽插秧栽植機具上的秧苗縱向進給作業部件。
背景技術
在現用的水稻栽植機縱向進給機構上,其棘輪是小齒密集式結構,棘輪轉臂初始位置不可調節,縱向輸送水稻秧苗的同步齒型帶外表面上只設置微型防滑柱,且該防滑柱在同步齒型帶外表面上系無規律的無序排列設置,密度不均勻;上述結構的縱向進給機構作業時,棘輪轉角度數不足,變化較大,且無法控制,秧苗縱向進給量不準確,降低了擺栽插秧作業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設計提供一種新結構的水稻擺栽機縱向進給機構,達到大幅度提高秧苗縱向進給精度、保證擺栽插秧作業質量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設計是,在棘爪轉臂上、位于縱向進給驅動軸下方位置處固裝螺母座,調節螺桿配裝在螺母座上,緩沖調節膠塊安裝在調節螺桿一側端部上,緩沖調節膠塊與秧盤接觸配合。在棘輪圓周外表面上均布設置8個棘齒,棘輪外徑尺寸為48毫米。在同步齒型帶外周表面上均布設置錐形釘齒,相鄰的錐形釘齒縱向間距S為20毫米,橫向間距H為60毫米,至此構成水稻擺栽機縱向進給機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技術要素設計合理,縱向進給量準確一致,秧苗擺栽插秧作業質量好,作業可靠,故障少。
附圖說明
圖1是水稻擺栽機縱向進給機構總體配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向局部視圖,即同步齒型帶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B部放大圖,即同步齒型帶上的錐形釘齒結構示意圖;
圖4是棘爪轉臂與螺母座、調節螺桿、緩沖調節膠塊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中件號說明:
1、曲柄驅動總成、2、棘爪轉臂、3、棘爪、4、棘輪、5、縱向進給驅動軸、6、同步齒型帶、7、從動輪、8、從動輪軸、9、棘爪回位彈簧、10、錐形釘齒、11、秧盤、12、棘爪轉臂回位彈簧、13、緩沖調節膠塊、14、螺母座、15、調節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水稻擺栽機縱向進給機構包括曲柄驅動總成1、棘爪轉臂2、棘爪3、棘輪4、縱向進給驅動軸5、同步齒型帶6、從動輪7、從動輪軸8、棘爪回位彈簧9和棘爪轉臂回位彈簧12,在棘爪轉臂2上、位于縱向進給驅動軸5下方位置處固裝螺母座14,調節螺桿15配裝在螺母座14上,緩沖調節膠塊13安裝在調節螺桿15一側端部上,緩沖調節膠塊13與秧盤11接觸配合。在棘輪4圓周外表面上均布設置8個棘齒,棘輪4外徑尺寸為48毫米。在同步齒型帶6外周表面上均布設置錐形釘齒10,相鄰的錐形釘齒10縱向間距S為20毫米,橫向間距H為60毫米。錐形釘齒10根部直徑尺寸Φ2為5-6毫米、頂部直徑尺寸Φ1為0.5-1毫米、高度尺寸H1為8.5-9毫米。
縱向進給作業時,當曲柄驅動總成1推動棘爪轉臂2繞縱向進給驅動軸5擺動時,帶動鉸裝在棘爪轉臂2上的棘爪3推動棘輪4、縱向進給驅動軸5轉動,使同步齒型帶6前行,完成同步齒型帶6上的秧盤11一次秧苗縱向進給作業;當曲柄驅動總成1回轉運動時,在棘爪轉臂回位彈簧12和棘爪回位彈簧9分別作用下,棘爪轉臂2和棘爪3迅運回位,棘爪3與棘輪4的下一個棘齒定位,完成下一次秧苗縱向進給作業準備,依次重復,轉動調節螺桿15,在螺母座14、緩沖調節膠塊13和秧盤11控制下,可實現棘爪轉臂2原始位置的調整,且起到棘爪轉臂2回位時的緩沖減振作用。作業使用時,錐形釘齒10插入在秧盤11下側面的驅動孔內,保證縱向進給作業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未經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174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導流層的層間增強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層夾膠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