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醫用輸液粉劑藥物溶解傳送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15906.3 | 申請日: | 2007-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0610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柳東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東根 |
| 主分類號: | A61M5/162 | 分類號: | A61M5/162;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吳國清 |
| 地址: | 150076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用 輸液 粉劑 藥物 溶解 傳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輸液混藥用具。
背景技術
目前,醫院對患者輸液前,需對輸液的粉劑如青霉素、頭孢等利用注射器進行溶解后,再抽出注入鹽水瓶內為患者進行輸液,在藥物溶解過程中要將鹽水瓶內的鹽水抽出注入藥瓶內注射器要經過多個過程,非常麻煩,而且浪費時間,在上述過程中注射器針頭是多次離開瓶子,易對針頭產生污染,由于注射器針頭要對藥瓶和鹽水瓶膠蓋進行兩次以上的插入,在針頭多次插入時易使藥瓶和鹽水瓶膠蓋的粉末掉入藥物中,當掉入藥物中的粉末隨藥物輸入患者體內,會給患者的健康帶來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粉劑輸液藥物在溶解過程,需要反復多次,非常麻煩,而且浪費時間,在溶解過程中注射器針頭是多次離開瓶子,易對針頭產生污染,由于針頭要對藥瓶和鹽水瓶膠蓋進行兩次以上的插入,在多次插入時易使藥瓶和鹽水瓶膠蓋的粉末掉入藥物中,當粉末隨藥物輸入患者體內,會給患者的健康帶來危害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醫用輸液粉劑藥物溶解傳送器,解決上述問題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包含托盤1、藥物針頭2和鹽水針頭3,它還包含有藥物溶解通道4和氣體通道5,藥物針頭2和鹽水針頭3連為一體,托盤1設在藥物針頭2和鹽水針頭3的連接處,藥物溶解通道4貫通設在藥物針頭2和鹽水針頭3內,氣體通道5的垂直段設在藥物針頭2的右側,氣體通道5的下端水平段設在托盤1的右半部內與外部連通。
本實用新型減少了藥物在溶解過程的插入藥瓶和鹽水瓶的次數和對針頭產生污染,由于針頭對藥瓶和鹽水瓶膠蓋的穿孔次數減少,使藥瓶和鹽水瓶膠蓋的粉末掉入藥物中的概率降低,避免了藥瓶和鹽水瓶膠蓋粉末隨藥物輸入患者體內給患者的健康帶來的危害。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同時也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主視剖面圖,圖3是使用狀態示意圖。圖3中的附圖標記7是藥瓶,8是鹽水瓶。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描述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由托盤1、藥物針頭2、鹽水針頭3、藥物溶解通道4和氣體通道5組成,藥物針頭2和鹽水針頭3連為一體,托盤1設在藥物針頭2和鹽水針頭3的連接處,藥物溶解通道4設在藥物針頭2和鹽水針頭3內,貫通藥物針頭2和鹽水針頭3,氣體通道5的垂直段設在藥物針頭2的右側,氣體通道5的下端水平段設在托盤1的右半部內與外部連通。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圖2描述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在于它還包含有過濾層6,過濾層6設在氣體通道5水平段的右端部。過濾層6采用透氣的纖維材料,防止異物進入藥瓶內。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2描述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氣體通道5的上端口低于藥物溶解通道4的上端口。
使用過程:
將藥物針頭2插入粉劑藥瓶7內,鹽水針頭3插入鹽水瓶8內,將藥物針頭2和鹽水針頭3的位置調換,使鹽水瓶8內的鹽水經藥物溶解通道4進入粉劑藥瓶7內,當粉劑藥瓶7內的藥物完全溶解后,再將藥物針頭2和鹽水針頭3的位置復原,使粉劑藥瓶7內溶解后的藥液經藥物溶解通道4傳送到鹽水瓶8內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東根,未經柳東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159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