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自動連續茶葉炒干輝干提香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9378.0 | 申請日: | 2007-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2940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鄭國建;陳積霞;唐小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310016***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自動 連續 茶葉 炒干輝干提香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加工機械領域,主要是一種全自動連續茶葉炒干輝干提香機。
背景技術
與本發明創造最接近的同類現有技術是目前茶葉生產中普遍使用的筒式炒干機相關技術。這類機械的類型、結構、工作原理、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如下:
1、類型。筒式炒干機按筒體結構不同,可分為多種類型:滾筒式炒干機(圓柱形筒體)、瓶式炒干機(筒體由二個圓錐體構成腰鼓形)、滾筒連續炒干機(圓柱形筒體傾斜安裝)、多角滾筒炒干機和輝干機(筒體呈六邊形或八邊形等)。
2、結構。主要包括筒體、傳動系統、加熱裝置等三部分。
3、工作原理。筒體旋轉過程中,茶葉在重力、離心力、摩擦力的作用下,在筒體內作翻滾運動,起到干燥、做形的目的。
4、存在的問題和缺點。除滾筒連續炒干機外,其他所有炒干機都不能進行連續流水生產,只能分次進行間隙性的生產。而滾筒連續炒干機的炒干時間固定不變,在生產過程中難以調整,使得茶葉只能在筒內走完一個流程,不能反復進行滾動;其所制茶葉質量難以符合工藝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全自動連續茶葉炒干輝干提香機,用于各類茶葉的炒干、輝干、提香,以及做形(包括理條、緊條、磨光、脫毛、去末)等的加工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1、實現茶葉加工全自動連續流水線作業。即從一端連續投入原料,另一端分次送出加工后的成品茶,以達到連續自動化生產的目的。2、方便操作、使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3、提高茶葉產品質量。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全自動連續茶葉炒干輝干提香機,主要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上設有貯茶筒和炒干筒,貯茶筒出口與炒干筒的入口相連通形成連續流水線結構,貯茶筒和炒干筒與動力裝置相連接。
所述的貯茶筒為滾筒式結構,其前端入口處設有前端連接斗,貯茶筒出口處通過中間連接斗與炒干筒的入口處相連通,炒干筒上設有加熱裝置。
所述的貯茶筒和炒干筒靠近出口處的內壁上分別設有第一螺旋導葉板和第二螺旋導葉板。
所述的貯茶筒上固接有與第一主動磨擦輪配合的第一被動磨擦輪,第一主動磨擦輪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第一變速電機相連接;炒干筒上固接有與第二主動磨擦輪配合的第二被動磨擦輪,第二主動磨擦輪通過第二傳動機構與第二變速電機相連接。
所述的貯茶筒上開有一組通孔,貯茶筒的下方設有接末斗和接末箱。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采用滾筒式貯茶裝置(貯茶筒),并與炒干筒組合使用,其作用是能使連續投入的原料貯存到一定數量或到一定時間后,進入炒干筒完成炒干、輝干、提香和做形等作業,實現了連續流水生產的目的。解決了茶葉加工行業中長期存在的共性的技術難題,首次實現了茶葉炒干、輝干、提香等作業的自動化、連續化的目的。
2、所加工的茶葉產品質量明顯提高。變“人工分次間隙式投料、出料”方式為“機械化連續投料,分次出料”方式,能明顯提高茶葉產品質量及其穩定性。
3、采用全自動控制系統,并附有手動操作功能,減輕了勞動強度,節省了勞動力。本機對每批茶葉只要一次性設定好貯茶時間、炒干時間、溫度等技術參數,滿足茶葉炒干、輝干、提香和做形等不同作業的工藝要求,就可以全自動完成連續流水生產。加工、操作、控制、使用都十分方便,設備自動化程度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控制流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氣控制原理圖。
附圖標記說明:前端連接斗1,貯茶筒2、通孔2-1,第一主動磨擦輪3、第一傳動機構4、第一變速電機5、第一托輪6、中間連接斗7、炒干筒8、第二主動磨擦輪9、第二變速電機10、加熱裝置11、第二托輪12,機架13,控制面板14,第一被動磨擦輪15,喇叭斗16,接末斗17,接末箱18,第一螺旋導葉板19,第二傳動機構20,第二被動磨擦輪21,第二螺旋導葉板2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未經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93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冶金用加料篩
- 下一篇:風琴式活頁夾的結構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