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斷路器杠桿鉚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9057.0 | 申請日: | 200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811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佳成;徐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之江開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69/00 | 分類號: | H01H69/00;H01H11/00;B21J15/38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曹紹文 |
| 地址: | 311234***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斷路器 杠桿 鉚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斷路器杠桿鉚接裝置,屬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斷路器支架或杠桿往往采用夾板式結構,即:斷路器的兩根軸銷分別安裝于兩杠桿之間,其兩端與杠桿鉚接,鉚接后對尺寸有較高要求。而傳統的斷路器鉚接工裝設備主要由底板、剛性墊塊、壓板、螺桿、頂桿所組成;用這種鉚接工裝對斷路器支架或杠桿進行鉚接時,須先對其一端進行鉚接,然后,調頭進行另一端鉚接。這種鉚接工裝在鉚接時的主要受力部件是一塊剛性墊塊,這種剛性墊塊雖然簡單易于制作,但鉚接后由于被兩側杠桿所夾緊,因此取出十分困難。若采用敲打方式強行取出,不僅會損壞斷路器支架,而且也會影響了鉚接質量。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能保證鉚接質量,又能操作輕松的斷路器杠桿鉚接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主要技術方案是:對現有的斷路器鉚接工裝設備中的剛性墊塊進行了改進設計,即將剛性墊塊設計成組合式墊塊。該組合式墊塊由滑塊、支座、螺桿、蓋板、螺釘組成,在支座上設置有一長槽,螺桿擰入滑塊中,并可在支座長槽中旋轉;當滑塊滑移至支座端面貼平時,此時與杠桿的兩側板之間的距離相等,即可進行鉚接;鉚接完后,反向擰動螺桿,使滑塊向后滑,則墊塊整體尺寸小于鉚接尺寸,組合式墊塊即可輕松取出。
經過上述設計后的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制作容易,而且使用操作輕便,有效地保證鉚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斷路器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的斷路器鉚接工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墊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組合式墊塊的A-A向示意圖
其中:1、3-斷路器軸銷?2、4-斷路器側板?5-隔套?6-導桿?7-底板?8-剛性墊塊?9-壓板?10-螺桿?11-頂桿?12-滑塊?13-支座?14-螺桿?15-蓋板?16-蓋板?17-長槽?18-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目前,斷路器支架或杠桿往往采用夾板式結構,它由軸銷1、3,側板2、4,隔套5、導桿6組成。軸銷1、3裝于側板2、4之間,軸銷1、3的兩端與側板2、4鉚接,鉚接后,對側板2、4之間距離有較高要求。而傳統鉚接工裝如圖2所示,主要由底板7、剛性墊塊8、壓板9、螺桿10、頂桿11、工件12組成;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特征是對現有的剛性墊塊進行了改進設計,即將原有的剛性墊塊設計成組合式墊塊。經過改進設計后的斷路器杠桿鉚接裝置由壓板9、螺桿10、頂桿11、工件12和組合式墊塊所構成;組合式墊塊由滑塊12、支座13、螺桿14、蓋板15、螺釘16組成,在支座13上設置有一長槽17,螺桿14擰入滑塊12中,并可在支座長槽17中旋轉;在螺桿14上,設有兩小凸臺18。螺桿14在旋轉時,拉動滑塊12沿支座13斜面滑移。為了減小鉚接過程中對螺桿14的作用力,增強斜面的自鎖性能,滑塊12與支座13的斜面的傾角以≤8°為佳。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
鉚接時,將轉動螺桿14,將滑塊12滑移至支座13端面貼平時,此時滑塊12上端面與支座13下端面之間的距離為最大值,與杠桿的兩側板2、4之間的距離相等,即可進行鉚接;鉚接完后,反向擰動螺桿14,使滑塊12向后滑移,則滑塊12上端面與支座13下端面之距小于杠桿的兩側板2、4之距,組合墊塊即可輕松取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之江開關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之江開關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90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話單排重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變長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的編碼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