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生物限度過濾培養(yǎng)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20105872.X | 申請日: | 2007-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9924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葉大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大林 |
| 主分類號: | C12M1/12 | 分類號: | C12M1/12;C12M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0052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生物 限度 過濾 培養(yǎng)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過濾并進行微生物培養(yǎng)的器具,特別是一種微生物限度過濾培養(yǎng)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藥品等生產過程進行的微生物檢驗,通常需要使用一種薄膜過濾器,以真空泵或蠕動泵為動力,將含有被檢樣品的介質通過該濾器,使樣品介質中的微生物截留于濾膜上,然后取下濾膜并轉移至含有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中,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培養(yǎng),根據(jù)培養(yǎng)后濾膜上的菌落數(shù)判定被檢樣品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在專利號ZL?200520104286.4的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中公開了一種薄膜過濾器,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其存在以下一些缺陷:
1)該薄膜過濾器在使用中易導致污染,使檢測結果出現(xiàn)偏差。
眾所周知,簡化操作程序,減少外源性污染的發(fā)生對于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而該薄膜過濾器仍采用的取膜轉移、貼膜操作辦法,從松脫固聯(lián)裝置開始,先后進行脫開罐體、用鑷子等工具夾住濾膜轉移、貼膜等操作使濾膜較長時間暴露于空氣中而容易導致外源性污染,使檢測結果出現(xiàn)偏差。
2)薄膜過濾器的密封性能較差
在該專利說明書中提及的原有薄膜過濾器密封性能較差問題,通過反復試驗發(fā)現(xiàn),該專利所描述的密封圈結構仍未使罐體、罐座之間的密封問題得到根本解決,特別是一些較難過濾的樣品介質或過濾量加大后,通過蠕動泵的加壓作用,罐體、罐座間漏液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
3)轉移至傳統(tǒng)培養(yǎng)皿中進行貼膜法操作,使操作過于繁鎖,浪費人力、材料和時間。
該方法需預先準備額外的培養(yǎng)皿,向培養(yǎng)皿內澆注固體或半固體培養(yǎng)基,冷卻凝固后方可進行貼膜操作。
4)貼膜法操作對操作人員的技能要求較高,當貼膜不實時容易使濾膜滑脫而導致實驗失敗。
在貼膜的過程中,極易在濾膜與培養(yǎng)基之間產生氣泡,阻斷該部位培養(yǎng)基與濾膜間的水份轉移,該部位濾膜上的微生物無法獲取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介質而影響恢復生長,不能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使檢測結果出現(xiàn)偏差。
5)轉移貼膜法培養(yǎng)后濾膜上菌落難以計數(shù)
傳統(tǒng)的培養(yǎng)皿中濾膜上微生物恢復生長形成菌落后,由于濾膜為非透明狀,只能從培養(yǎng)皿的上蓋處進行觀察計數(shù),而該上蓋為不帶任何標記物的透明狀體且不固定,使菌落計數(shù)時缺少參照物而易出現(xiàn)計數(shù)差錯。
6)罐體、罐座間通過一螺紋件進行螺接,不僅操作繁鎖,使用不便,而且造成投產后生產成本較高,工藝復雜,形成資源的浪費。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過濾、培養(yǎng)操作過程簡單、快捷,操作中避免污染的一種微生物限度培養(yǎng)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微生物限度過濾培養(yǎng)器,它包括皿體、底座、設有擋片的進液口進液口和微孔濾膜,在皿體上設有透明體的觀察窗,微孔濾膜固定于皿體上,皿體與底座旋合或通過其他方式固定。
為了限制和釋放皿內壓力及給需氧微生物提供合適生長環(huán)境,在皿體上還設有排氣嘴,在排氣嘴上設有空氣過濾器。
為了在過濾過程中防止液體泄露,在皿體和底座之間的結合處設有密封圈。
為了便于菌落計數(shù),在觀察窗上設有格柵。
為了防止液體飛濺沾污觀察窗,在進液口處有擋片,使液體往斜下方向流。
皿體和底座之間是皿體包覆底座旋合連接或底座包覆皿體旋合連接,所述的旋合連接,特別可以是通過卡槽式或螺紋旋合連接或利用外部機構連接。
使用時,供試品從進液口進液,進液口處有擋片,使液體往斜下方向流,過濾完成后,拿掉底座,將杯體倒置,將培養(yǎng)基傾注在濾膜上,蓋上蓋子后置規(guī)定溫度條件培養(yǎng),培養(yǎng)后進行菌落計數(shù);菌落計數(shù)有兩種方式,一種用格柵膜的方法,另一種通過在皿體上方帶格柵狀觀察窗進行菌落計數(shù)。
本實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種微生物限度過濾培養(yǎng)器,將過濾集菌和培養(yǎng)計數(shù)功能合于同一器皿完成,由此不需進行濾膜的轉移,從而避免了操作污染,提高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同時大大簡化了操作過程,降低了人力物力時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皿體上設有排氣嘴和空氣過濾器結構示意圖;
圖4是皿體和底座之間的旋合處設有密封圈結構示意圖;
圖5是觀察窗上設有格柵結構示意圖;
圖6是皿體包覆底座旋合結構示意圖;
圖7是卡槽式旋合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8是進液口處設有擋片結構示意圖;
圖9是螺紋式連接件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大林,未經葉大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587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背部搓澡器
- 下一篇:可熱回收的管式冷凝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