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蝴蝶蛹包裝容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4751.3 | 申請日: | 2007-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981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鳴;史軍義;周成理;楊時宇;石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昆蟲研究所史軍義 |
| 主分類號: | B65D85/50 | 分類號: | B65D85/50;B65D81/18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眾智信知識產權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玉丹 |
| 地址: | 650224云南省昆明市***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蝴蝶 包裝 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裝盒,特別是蝴蝶蛹包裝容器。
背景技術:
蝴蝶被譽為“會飛的花朵”,蝴蝶具有珍藏價值、觀賞價值、經濟價值、研究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等多方面價值。正是這些價值,促成了蝴蝶產業的快速發展,但蝴蝶產業的發展,對我國野生蝴蝶資源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蝴蝶觀光園、蝴蝶館和蝴蝶放飛等產業迅速發展,特別是活體蝴蝶觀光園使得市場對活體蝴蝶的需求更是急劇增加。目前一些企業能就一些種類的蝴蝶在進行規?;斯ゐB殖。蝴蝶的生長需要特定的溫度濕度及特殊的地理環境,蝴蝶蛹是蝴蝶的一個特殊的生長時期,在這個時期,蝴蝶蛹需要呼吸,還需要特定的溫度濕度及光線,蝴蝶蛹的外殼薄而脆,不耐擠壓,因而在蝴蝶產業中蝴蝶蛹的運輸和貯藏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現在多是用紙逐個將蝴蝶蛹包起來,放入普通容器中運輸和貯藏,這種方法并不能滿足蝴蝶蛹的成長需求,因而成活率較低。
發明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能滿足蝴蝶蛹的成長需求的包裝容器的技術方案,按該技術方案制作的蝴蝶蛹包裝容器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保證蝴蝶蛹在運輸和貯存過程中生長的需求??伸`活滿足大批量或小批量運輸和貯藏蝴蝶蛹的需求。
蝴蝶蛹在在運輸和貯存過程中仍然需要呼吸,需要特定的溫度濕度及光線,本實用新型在容器體上設有透氣孔,透氣孔設在容器體上,也可將容器體制為網狀結構,這樣便于通風透氣,透氣孔的大小及分布是根據環境的溫濕度而設計。蝴蝶蛹是從自然光中感知晝夜交替且晝夜長短的變化,而自然生長發育,自動調節最佳羽化時間,本實用新型在貯存倉上設有可透光的透明窗,當透氣孔較大或較多時,也可用透氣孔代替透明窗。本蝴蝶蛹的外殼薄而脆,不耐擠壓,本實用新型采用耐壓的剛性容器體,容器體內設有保溫、保濕的定位體,定位體由泡沫塑料或組織疏松的纖維制品制成,蝴蝶蛹穴包容在定位體內,各蝴蝶蛹穴相互不連接,這樣使得蝴蝶蛹在本實用新型中不會受到外力的碰撞和擠壓,蝴蝶蛹安放在定位體中位置固定,互不碰撞、擠壓。定位體為內部充滿小孔洞或縫隙的泡沫塑料或組織疏松的纖維制品,這樣可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還可在定位體中加入適當水分,以調節包裝容器內的濕度。為及時掌握包裝容器內的溫度和濕度,可在蝴蝶蛹包裝容器上設有溫度、濕度顯示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構思巧妙,制作成本低、便于加工,使用方便,使蝴蝶蛹在貯存、運輸的環境生態化,蝴蝶蛹能在自然的狀態下健康生長發育,能滿足大規模的蝴蝶蛹貯存、運輸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1、金屬蝴蝶蛹包裝容器
用表面均布有直徑1-2毫米小孔的金屬薄片材制為剛性的容器體(1)和蓋(2),蝴蝶蛹包裝容器可制為矩形、圓形、多邊形等各種形狀。容器體也可用金屬絲編制的網狀材料,金屬薄片材或金屬絲編制的網狀材料上的孔為透氣孔(7),如果環境溫度較干燥,可只在容器的一個面或相對的兩個面上設透氣孔。蓋(2)上設有用透明的塑料或有機玻璃制透明窗(5),如果容器上透氣孔直徑較大,數量較多時,也可不再專設透明窗。容器體內設有保溫、保濕的定位體(3),保溫、保濕的定位體(3)為內部具有小孔洞或縫隙的泡沫塑料或組織疏松的纖維制品。定位體內設有蝴蝶蛹穴(4),蝴蝶蛹穴(4)包容在定位體中,各蝴蝶蛹穴(4)相互不連接。還可在蝴蝶蛹包裝容器上設有溫度、濕度顯示器(6)。
2、硬質塑料蝴蝶蛹包裝容器
用透明的硬質塑料制為容器體(1)和蓋(2),在容器體的的2-4個側面上制直徑1-3毫米的透氣孔(7),由于容器體整體透明,不需另設透明窗,其余與實施方式1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昆蟲研究所史軍義,未經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昆蟲研究所史軍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47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