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質安全在線預警系統中的生物行為傳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4255.8 | 申請日: | 2007-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018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子健;任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33/18 | 分類號: | 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華偉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 地址: | 100085***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質 安全 在線 預警系統 中的 生物 行為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境監測中應用的傳感器,具體地說是涉及用于水質安全在線預警系統的生物行為傳感器。
背景技術
對水環境質量實時監測,實現水質的早期安全預警,對于預防突發性化學品環境污染,保證人類飲用水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發光菌在水質監測中發揮了光照強度受環境內污染物影響的特點,通過光學傳感器(Optical?biosensor)監測發光菌的發光強度變化,反應水質狀況,但是,發光菌光強度受本身新陳代謝的影響,也不能實現水體的在線監測,只能依靠間隔抽樣監測,很難反應水質的本身的實時變化情況;在線攝像技術(On-line?image?analysis)可以通過攝像記錄受試生物的運動行為變化,并根據生物的行為變化對水質進行在線評價。但這種技術存在的誤差會因為水體的透明度、水流速度、光照等因素的影響而加大,并且因為此技術只實現了對生物的二維監測,不能對生物在立體空間內的行為變化進行綜合評價、分析;多物種淡水生物監測系統(Multispecies?Freshwater?Biomonitor,MFB)可以克服外界環境因子對受試生物的影響,最大程度的實時監測環境內受試生物的行為學變化。但是,MFB不能結合合理的生物運動行為變化規律對受試生物的行為學變化進行分析、評估。水質在線安全預警系統應用生物在一定環境壓力下表現出的運動規律變化以及本身具有的對環境壓力的回避本能,克服了以往水質在線生物監測技術的缺陷,通過對受試生物在立體空間內的行為變化綜合評價、分析,對水質的突發性變化實現預警。
在進行水質突發性污染預警過程中,鑒于受試生物運動行為的規律性以及其本身具有的對外界環境壓力的回避本能,需要有合適的生物行為傳感器(Biological?BehaviorBiosensor,生物行為傳感器)與其規律性的運動行為相適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單一生物行為傳感器不能在動態的水中使用,不能滿足水質安全在線預警系統的需求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用于水質安全在線預警系統的生物行為傳感器,該生物行為傳感器監測受試生物的運動行為變化,結合生物運動行為的規律性,以及其本身具有的對外界環境壓力的回避本能,對受試生物的行為變化進行分析、評價,并以此對水質進行在線評估。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水質安全在線預警系統的生物行為傳感器(參考圖3),包括至少一個腔體,所述的腔體為一透明圓柱管,并在所述的腔體上安裝至少一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明圓柱管1內壁上安裝4組電極,每組電極由相對設置的兩對電極組成,所述的兩對電極的結構一致,其中一對為信號發射電極7,另一對為信號接收電極8;兩對電極分別與水質在線安全預警系統連接,第一透明圓柱管1兩端通過與受試生物大小相適應的尼龍網封口固定,在第一透明圓柱管1壁上安裝與外部水管相接的水管接頭9。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水質安全在線預警系統的生物行為傳感器(參考圖1),包括至少一個腔體,所述的腔體為一透明圓柱管,并在所述的腔體上安裝至少一組電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個圓蓋5;所述的一組電極由相對設置的兩對電極組成,其中一對為信號發射電極7,另一對為信號接收電極8,所述的兩對電極分別與水質在線安全預警系統連接;所述的圓蓋5中心插裝一根水管接頭9,其余地方挖空并用與受試生物相適應的尼龍網12封住,在圓蓋5內側壁上帶有內螺紋,通過內螺紋將圓蓋5分別固定在第一透明圓柱管1兩端口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水質安全在線預警系統的生物行為傳感器(參考圖2),包括至少一個腔體,所述的腔體為一透明圓柱管,并在所述的腔體上安裝至少一組電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個圓蓋5、和一根聯通管11;所述的腔體為2個,即為第一透明圓柱管1和第二透明圓柱管10,并在所述的2個腔體內壁上安裝至少1組電極,每組電極由相對設置的兩對電極組成,所述的兩對電極電極的結構一致,其中一對為信號發射電極7,另一對為信號接收電極8,所述的兩對電極分別與水質在線安全預警系統連接;在所述的第一透明圓柱管1和所述的第二透明圓柱管10之間通過所述的聯通管11相連通,且第一透明圓柱管1和第二透明圓柱管10彼此平行;所述的圓蓋5中心插裝一根水管接頭9,其余地方挖空并用與受試生物相適應的尼龍網12封住,在圓蓋5內側壁上帶有內螺紋,通過內螺紋將圓蓋5分別固定在第一透明圓柱管1和第二透明圓柱管10兩端口上。
該生物行為傳感器安裝在水質安全預警系統中,除生物行為傳感器兩端的封口接頭以外,整個管體為密閉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42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