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心外科用封堵器輸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3792.0 | 申請日: | 2007-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1208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金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磊 |
| 主分類號: | A61B17/00 | 分類號: | A61B17/00;A61B17/03;A61B17/12;A61F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淑敏 |
| 地址: | 102200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科 封堵 輸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器具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心外科用于治療心臟間隔缺損以及血管通道異常的封堵器的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心臟間隔缺損,包括心房間隔、心室間隔缺損,以及動脈導管未閉是一組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以往這些病的治療必須行外科開胸、開心手術治療。其損傷大,費用昂貴,有時還會帶來手術并發癥和留下較大的手術疤痕,對患者造成長久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此外,動脈導管未閉外科術后有一定的再通率,其中一部分需要再次手術治療。一定的死亡率以及外科手術帶來的創傷等問題,無不引起人們試圖通過內科介入治療方法替代外科手術。1967年Porstmann首先采用不開刀的介入治療方法對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進行泡沫海綿栓塞治療,開創了介入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先河;1967年King和Miller首先采用雙面傘介入治療中央型房間隔缺損也獲成功,拓寬了介入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范圍,但由于該方法的種種局限性,其成功率并不高,故這種方法未能得到普及推廣。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美國放射學家Amplatzer發明的由記憶合金絲制作的呈蘑菇傘狀、瓶塞狀及雙盤狀的封堵器很好地克服了以往介入治療方法的多數不足之處,使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療法收到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的認可和關注。然而該技術通常是心內科醫生在X射線圖像監視下,通過血管穿刺將封堵器沿血管管腔輸送到體內病灶處,在體外操作輸送綱纜釋放封堵器,使之定位并完全填充或封堵病變缺損部位或阻塞異常血流。雖然這一過程避免了開刀之苦,但由于手術必須使用大型X線影像設備,同時一定要通過外周肢體血管插入輸送導管至心臟或大血管內異常通道,該技術的應用也存在如下局限性:
1.封堵器輸送必須依賴大型X線影像設備;
2.封堵器的型號選擇需要通過造影(用顯影劑);
3.封堵器輸送必需經過血管內進行,對于大缺損的嬰幼兒患者,較大封堵器要通過小血管輸送有較多困難;
4.經外周血管內較長距離的輸送操作復雜,難度大、易出現并發癥。不僅要求醫生具有一定的經驗,甚至還需要更多其他輔助介入器材。
由于上述原因,心內封堵器介入治療先天性心臟病雖較外科手術創傷減少,但就醫成本明顯增加;同時一旦出現介入意外,不得不再次實施外科手術進行補救。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心外科用封堵器輸送裝置,利用該裝置可使心外科醫生通過體表部位的穿刺,直接將封堵器送入病灶部位實施封堵治療。該輸送裝置較目前內科介入治療裝置大大簡化,手術操作難度顯著降低,無需大型X線影像設備,僅利用食道超聲引導即可,就醫成本也顯著降低。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心外科用封堵器輸送裝置,包括穿刺鞘、輸送鋼纜和封堵器裝載管,所述穿刺鞘由穿刺鞘管和置于穿刺鞘管內的推進件所組成,穿刺鞘管末端連接一單向閥,所述輸送鋼纜由一段金屬彈簧和貫穿在金屬彈簧內的金屬絲內芯所組成。
其中,所述穿刺鞘管為一圓形鞘管,所述圓形鞘管內徑為2.0-6.0mm、長度為15-30cm;所述封堵器裝載管為圓形管,封堵器裝載管恰能容置于穿刺鞘管內,所述封堵器裝載管長度為10-20cm;所述穿刺鞘管末端套設一螺母,單向閥上設有螺紋連接部,穿刺鞘螺紋連接單向閥;所述穿刺鞘管內的推進件為前端呈錐狀的圓柱,推進件恰能容置于穿刺鞘管內,所述推進件長度為17-36cm;所述單向閥前側接一排氣管;所述輸送鋼纜前端是一個能與各種不同型號和規格封堵器螺帽旋接的螺釘,輸送鋼纜末端接有手柄;所述輸送鋼纜的金屬彈簧長度為25-65cm,外徑為1.5-3.0mm;所述輸送鋼纜貫穿在金屬彈簧內的金屬絲內芯直徑為0.5-1.5mm,長度與金屬彈簧一致;所述穿刺鞘材質為醫用高分子材料,所述醫用高分子材料為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氨酯或醫用尼龍。
本實用新型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心外科用封堵器輸送裝置通過穿刺鞘經體表穿刺將封堵器直接送入病變部位,不影響外周血管,不受年齡限制;無需大型X線影像設備、無輻射,無需使用造影劑,無需其他介入工具,操作時間明顯縮短,較心內科介入治療成本明顯降低,同時,大大降低因輸送困難導致的各種可能并發癥。
2、本實用新型輸送裝置結構簡單、易于操作。手術直接在外科手術室實施,無需體外循環,無需輸血,工作量大大降低。
3、由于是在心外科手術室由心外科醫生操作,不再擔心介入失敗心外科應急搶救可能被延誤。一旦封堵器釋放效果不佳可直接行常規外科手術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磊,未經金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37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磁高頻輸送LED裝置
- 下一篇:新型經編織物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