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榫齒接揚琴框架的加固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3359.7 | 申請日: | 2007-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0074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宋從甲;向仁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從甲 |
| 主分類號: | G10D3/02 | 分類號: | G10D3/02;G10D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3北京市豐臺區玉***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榫齒接 揚琴 框架 加固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揚琴框架的加固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或使用中的揚琴的琴體的結構是在一面呈弧形的兩琴幫板的兩端固定兩琴頭板形成揚琴框架,在揚琴框架上端面設薄木板形成琴面音板,琴面音板下端的空間形成共鳴箱。在琴面音板兩邊即兩琴頭板上端固設有琴弦柱,琴弦柱內側的兩琴頭板的滾板上設有一條直柱式山口,其作用是頂持琴弦。兩琴弦柱之間拉設有琴弦,發音段的琴弦必須位于山口上,每根琴弦與琴面音板之間還設有音碼,音碼由音碼座和支撐琴弦的弦支撐所組成。位于山口與弦支撐之間段的琴弦為琴弦發音段。揚琴的發音是通過用音錘敲擊琴弦發音段使其產生振動,并將振動通過音碼導入琴面音板使共鳴箱產生共振,一個音高通常由2~5根琴弦組成。顯然,調弦后每根收緊的琴弦將收緊力通過琴弦柱最終導入兩琴幫板和兩琴頭板上,即揚琴框架上。而兩琴幫板和兩琴頭板的交叉點通常進行粘合,由于揚琴框架的交叉點粘接面積小、且不嚴密、導致揚琴框架和整個琴體不結實、不牢固,引起揚琴整體變形,且交叉點不能長久承受上述拉力往往造成交叉點裂開,使整個揚琴報廢。據統計由交叉點裂開造成揚琴報廢的占損壞量的90%以上。且大幅度降低揚琴的使用壽命,少則二三個月,多則一二年,原因多是因為交叉角裂縫引起琴體變形,不僅嚴重影響外觀,而且還導致引起琴體跑音、走調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多榫齒接揚琴框架的加固結構,用多榫齒接結構和加強角增加揚琴框架的強度,能大幅度增加揚琴的使用壽命,且使揚琴音質更好。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琴幫板和琴頭板的接面上設有互相齒接的多齒榫槽和多齒榫頭,相鄰的琴幫板和琴頭板的內交叉角上設有加強角。上述結構設計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用多榫齒接結構和加強角增加揚琴框架的強度,能大幅度增加揚琴的使用壽命,且使揚琴音質更好。使揚琴框架的兩琴幫板和兩琴頭板之間粘接面積增加、更加嚴密、且沒有縫隙,相鄰的琴幫板和琴頭板的內交叉角上設有加強角,能大幅度提高揚琴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能有效避免因為交叉角裂縫引起琴體變形嚴重影響外觀和導致引起琴體跑音走調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能在高溫60°以上,空氣潮濕度60%以上不變形、不開裂,大幅度增加了兩琴幫板和兩琴頭板的強度,提高了抗拉力,抗張力,音準、穩定性好、不掉音。可提高揚琴的使用壽命5倍以上,且結構簡單,改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揚琴框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齒榫槽和多齒榫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多榫齒接揚琴框架的加固結構,由琴頭板3和琴幫板1所組成。琴幫板和琴頭板的接面上設有互相齒接的多齒榫槽4和多齒榫頭5,相鄰的琴幫板和琴頭板的內交叉角上設有加強角2。
所述的琴幫板內側兩端設有多齒榫槽。所述的琴頭板兩端設有插入在多齒榫槽內的多齒榫頭。
所述的多齒榫槽為斜槽。所述的多齒榫頭與多齒榫槽的斜度對應為斜頭。多齒榫槽的斜槽應由琴幫板內側兩端外開始由深向內逐漸變淺而形成斜槽,多齒榫頭的斜度應與多齒榫槽的斜度對應,使兩者齒接粘合時無縫配合。
所述的多齒榫槽,或多齒榫頭的數量為4~6個,最佳為四個。揚琴框架內設置的加強角亦為四個。加強角的形狀為三角形體,其相鄰兩面分的粘固在琴幫板和琴頭板的內交叉角上,以利于更好地支撐分散交叉角上的受力。加強角可選用木片、竹片或鐵片制成,其厚度不低于3毫米。
總之,本實用新型用多榫齒接結構和加強角增加揚琴框架的強度,能大幅度增加揚琴的使用壽命,且使揚琴音質更好。可推廣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從甲,未經宋從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335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