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變壓吸附氣體提純吸附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02777.4 | 申請日: | 2007-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024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福順;何豐;郝成軍;修凱;畢勝利;宋剛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D53/047 | 分類號: | B01D53/047 |
| 代理公司: | 邯鄲市久天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郭恒斌 |
| 地址: | 056002***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壓 吸附 氣體 提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壓吸附氣體提純吸附器,屬于變壓吸附技術領域,是變壓吸附氣體提純設備中的重要部件之一。
背景技術
變壓吸附氣體提純技術原理是根據多組份混合氣體在吸附劑中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的不同,將目標氣體分離提純出來。吸附器是變壓吸附裝置中關鍵的設備之一。
通常的吸附器為立式圓筒式容器結構,容器上下封頭處設置氣體分布器。現有技術的缺點是:氣體經過分布器時分布不均勻,形成旋流,吸附劑受到旋流氣流沖擊后,容易粉化,造成產品氣體純度下降、收率下降、壓力不穩定等現象。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變壓吸附氣體提純吸附器,它可以保證氣體能在吸附劑中均勻分布,避免吸附劑出現粉化現象,最大限度發揮吸附劑的吸附性能,穩定出口產品氣體的收率、純度和壓力。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筒體、加料管、卸料管、環形集氣管、產品氣出管、上、下篩板分布器和環形分布器,筒體內腔的上下兩端分別固定上、下篩板分布器,上、下篩板分布器將筒體內腔分成上、中和下室;上室內固定有加料管和環形集氣管,加料管的下端密封穿過上篩板分布器與中室相通,上端密封伸出筒體,環形集氣管的下部壁上有兩排環形分布的吸氣孔,產品氣出管密封穿過筒體與環形集氣管相通;中室內有吸附劑,帶有法蘭的卸料管密封伸入筒體與中室相通;下室內固定環形分布器,可將氣體均勻噴出,環形分布器上端密封穿過下篩板分布器與中室相通,下端密封伸出筒體與進氣管固定,為混合氣入口。
本實用新型能夠保證氣體在吸附劑中均勻分布,避免吸附劑出現粉化現象,最大限度發揮吸附劑的吸附性能,穩定出口產品氣的純度和壓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環形分布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的A-A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環形集氣管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環形集氣管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筒體7、加料管2、卸料管9、環形集氣管4、產品氣出管15、上、下篩板分布器5、13和環形分布器10,如圖1所示。筒體7內腔的上下兩端分別固定上、下篩板分布器5、13,上、下篩板分布器5、13將筒體7內腔分成上室14、中室6和下室12。上室14內固定有加料管2和環形集氣管4,加料管2的下端密封穿過上篩板分布器5與中室6相通,上端密封伸出筒體7,環形集氣管4下部壁上有兩排環形分布的吸氣孔20,如圖4、5所示,各吸氣孔20的軸線與筒體7軸線的夾角為10~80度,產品氣出管15密封穿過筒體7與環形集氣管4相通。中室6內有吸附劑,帶有法蘭8的卸料管9密封伸入筒體7與中室6相通。下室12內固定環形分布器10,環形分布器10可將氣體均勻噴出,環形分布器10包括環管16、支管17和主管18,如圖2、3所示,環管16通過支管17與主管18密封相通,主管18上端與中室6相通,下端伸出筒體7與進氣管11固定。所述環管16的下部壁上有兩排環形分布的排氣孔19,各排氣孔19的軸線與筒體7軸線的夾角為10~80度。
所述的吸氣孔20和排氣孔19的孔徑為φ1~φ10。
所述的上、下篩板分布器5、13結構相同,皆由兩層多孔板夾多層絲網組成,多孔板孔徑φ1~φ10,絲網孔徑20目~120目。
工作時,混合氣經進氣管11、環形分布器10的主管18、支管17及環管16的排氣孔18向下室進氣,空混合氣均勻經過下篩板分布器13進入中室6,中室6內的吸附劑將雜質氣吸附,產品氣穿過上篩板分布器5,經環形集氣管4輸出,通過產品氣出管15進入下一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27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