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球面密封件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2357.6 | 申請日: | 2007-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642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馬建安;張赟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佳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B25/16 | 分類號: | C10B25/16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彩琴 |
| 地址: | 030001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球面 密封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形密封件,具體涉及一種雙球面密封件。
背景技術
在現有側裝搗固焦爐裝煤爐頂煙氣治理技術中,主要有兩種方式:(1)爐頂收集車收集排煙孔排出的裝煤煙氣,通過碰口進入吸塵干管,送至地面站凈化,尾氣經吸氣機和排氣筒進入大氣。這種凈化方式浪費了大量的荒煤氣,并且不可避免排煙孔處有大量濃煙外逸,此部分濃煙不能夠被捕集到吸塵干管。(2)置于爐頂的消煙除塵車帶有兩個上下可移動的套筒,裝煤時,套筒放下,收集裝煤煙氣,經過消煙除塵車上的燃燒裝置燃燒,后經過除塵裝置除塵,氣液分離器分離,通過引風機由煙囪排向大氣。這種凈化方式同樣浪費了大量的荒煤氣,同樣不可避免爐口有大量濃煙外逸,此部分濃煙不能夠被捕集到套筒進行燃燒。而現在的密封方式大多采用以下幾種結構:??1.軟材料密封,使用周期短,不耐高溫;2.單球面密封,不能調節爐口的偏差;3.套筒密封,密封不嚴,不能起到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焦爐裝煤時爐口處大量濃煙外逸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雙球面密封件。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雙球面密封件,其包括上密封圈、下密封圈,上密封圈下端外圓為球面,下密封圈上端內圓、下端外圓均為球面,上、下密封圈通過軟連接件連接。所述的軟連接件為鏈條。
一種配設雙球面密封件的側吸管裝置,側吸管與炭化室的爐口的對接端安裝雙球面密封件,雙球面密封件的上密封圈固定在側吸管管端。
焦爐裝煤時,套筒(或側吸管)裝置下降,安裝在爐頂套筒(或側吸管)裝置中的雙球面密封裝置,依靠炭化室爐口蓋、座間的球面,先使得雙球面密封下球面與爐口密封。套筒(或側吸管)裝置繼續下降,縮小上下球面的間距,最終上下兩球面配合、密封,使得煙氣不外逸。雙球面密封裝置能夠很方便的與爐口對中、密封。此裝置效果明顯,基本達到爐頂煙氣零排放。
本實用新型彌補了現有技術的不足,避免了套筒(或側吸管)裝置工作時煙氣的外逸,達到萬向密合,大大提高了煙氣的捕集率,提高了系統的凈化效率,具有結構簡單、費用低、效果好、適合推廣使用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雙球面密封件的結構及安裝示意圖
圖中:1-側吸管,2-上密封圈,3-鏈條,4-下密封圈,5-爐口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而不是對其進行任何限制的。
雙球面密封件,其包括上密封圈2、下密封圈4,上密封圈2下端外圓為球面,下密封圈4上端內圓、下端外圓均為球面,上、下密封圈通過軟連接件連接。軟連接件為鏈條3。
配設雙球面密封件的側吸管裝置,側吸管1與炭化室的爐口5的對接端安裝雙球面密封件,雙球面密封件的上密封圈2固定在側吸管1的管端。
焦爐裝煤前,炭化室爐口蓋打開,側吸管(或套筒)裝置在升降裝置的作用下下降,下密封圈4的下端外圓的球面與爐口5球面之間密封,側吸管(或套筒)裝置繼續下降,上密封圈2的下端外圓的球面與下密封圈4的上端內圓得球面之間密封,各裝置就位后,開始導煙。導煙完成后,雙球面密封裝置隨側吸管裝置上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佳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山西佳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23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