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環錠細紗機的錠帶張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1443.5 | 申請日: | 200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716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9 |
| 發明(設計)人: | 賈廣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賈廣軍 |
| 主分類號: | D01H1/14 | 分類號: | D01H1/14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楊耀田 |
| 地址: | 030601山西省晉中市***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細紗機 錠帶張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錠細紗機,尤其是環錠細紗機的張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環錠細紗機傳動錠帶的張緊裝置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為單張力盤重錘式,另一種為雙張力盤拉簧式。單張力盤重錘式錠帶張緊裝置,是目前細紗機生產廠家普遍采用的結構形式。它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零件數量少,動作可靠;多數零件采用鑄件,外觀質量要求不高。工作原理:它是利用重錘(質量約1.7kg)的自重,通過由罩殼、支臂、張力軸組成的杠桿,使安裝于支臂上的錠帶張力盤產生相反方向的拉力,從而使位于其上的錠帶張緊。這種張緊形式的缺點是:外觀粗糙,重量大(單套約3.0kg),表面易粘飛花,不易清潔。另外,按我國目前細紗機年產量15000臺計算,需年消耗鑄件約5175噸。而生產這些鑄件會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因此,在環保越來越重視的今天,這種低附加值產品的生產越來越多的受到了限制。由于單張力盤存在的缺點,國內外細紗機生產廠家陸續開發出了形式各異的雙張力盤裝置張緊。它的優點是:紡制紗線的捻向變換方便,錠帶張力受錠帶長度影響小,張力一致。工作原理:兩個張力盤分別固定在兩個支臂上,支臂分別通過各自的杠桿連接件固定在支點上,在兩杠桿的另一端裝有拉簧,通過拉簧和杠桿的作用分別使兩個張力盤產生向左、向右的拉力,從而使位于張力盤上的錠帶張緊。它的缺點是:成本高,功耗大,必須有兩只張力盤同時工作,結構復雜,需改變目前傳統的安裝形式,改造、安裝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控制可靠,成本較低的環錠細紗機的錠帶張緊裝置。
為實現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術措施:一種環錠細紗機的錠帶張緊裝置,包括:錠帶張力盤和安裝張力盤的支臂,以及固定張緊裝置的張力軸。所述的支臂安裝在銷軸上,銷軸外面套裝雙扭簧,雙扭簧與銷軸固定,雙扭簧的兩端分別與左盒、右盒內壁的定位塊定位,左、右盒扣合后,銷軸與雙扭簧封閉在盒內,左、右盒上在與支臂所對應的位置開有供支臂擺動的槽口,左、右盒通過端蓋用螺栓與張力軸固定。
所述的支臂安裝在銷軸上,是在銷軸的中心加工螺孔,并用螺釘與支臂緊固。所述的雙扭簧與銷軸固定,是在銷軸的中部加工橫向螺孔,并用小螺釘將雙扭簧的中部固定。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結構簡單,外型光滑,粘飛花后易清潔;2、錠帶張力大小受錠帶長短影響小,張力一致;3、成本低;4、不改變張力盤目前傳統的安裝形式,無論新舊機器都可使用,安裝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銷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雙扭簧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左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側觀圖;
圖6為右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側觀圖;
圖8為端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的俯觀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通過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9所示,一種環錠細紗機的錠帶張緊裝置,包括:錠帶張力盤1和安裝張力盤的支臂2,以及固定張緊裝置的張力軸7。所述的支臂2安裝在銷軸3上,銷軸3外面套裝雙扭簧4,雙扭簧4與銷軸3固定,雙扭簧4的兩端分別與左盒5-1、右盒5-2內壁的定位塊11定位,左、右盒扣合后,銷軸3與雙扭簧4封閉在盒內,左、右盒上在與支臂2所對應的位置開有供支臂擺動的槽口9,左、右盒通過端蓋8用螺栓與張力軸7固定。
所述的支臂2安裝在銷軸3上,是在銷軸3的中心加工螺孔,并用螺釘10與支臂緊固。所述的雙扭簧4與銷軸3固定,是在銷軸3的中部加工橫向螺孔,并用小螺釘6將雙扭簧4的中部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將該裝置通過螺釘固定在張力軸7上,通過雙扭簧4的作用使支臂2產生向左的扭力,從而使安裝在支臂2上的張力盤1產生向左的拉力,最終使位于張力盤1上的錠帶12得以張緊。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改動和變形,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則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也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在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賈廣軍,未經賈廣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144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