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橋梁抗震盆式支座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1217.7 | 申請日: | 2007-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2438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苗衛國;劉保權;田建德;李金寶;魏存杰;趙會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衡水橡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4 | 分類號: | 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付震夯 |
| 地址: | 05300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橋梁 抗震 支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橋梁支座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橋梁抗震盆式支座。
背景技術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和建筑工程標準的提高,支座在橋梁和工程中不僅僅起支撐作用,而且應當具有減振、抗拔、釋放彎矩、抗位移或有位移的作用。目前使用的支座在盆芯底部設置有橡膠塊和位于該橡膠塊上面的摩擦阻尼副,對于水平方向作用力能夠抵抗承載力的20%,但是,對于豎直方向作用力基本沒有效果。地震波分為豎直方向地震波和水平方向地震波,產生的作用力同樣包括豎直方向作用力和水平方向作用力,由于支座不能抵抗豎直方向作用力,從而對橋梁造成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具有能夠抵抗豎直方向作用力的橋梁抗震盆式支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盆底座、盆芯和盆蓋,在所述的盆底座的上沿設置有與其連為一體的方形盆沿,所述的盆蓋邊緣設置有向下的擋板,該擋板位于所述盆沿下方向內彎折成托板,在所述的托板上放置有截面為弓形的導向塊,在所述盆沿的底面兩側設置有與導向塊上表面匹配的曲面凹槽,導向塊置于在該凹槽內。
其附加技術特征包括:在所述的盆芯底部設置有橡膠塊和位于該橡膠塊上面的摩擦阻尼副;在所述的盆芯側面與盆底座之間帶有間隙,在該間隙內設置有阻尼圈;在所述的盆芯上表面與盆蓋之間放置有四氟材料板。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橋梁抗震盆式支座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其一,由于所述的盆蓋邊緣設置有向下的擋板,該擋板位于所述盆沿下方向內彎折成托板,在所述的托板上放置有截面為弓形的導向塊,在所述盆沿的底面兩側設置有與導向塊上表面匹配的曲面凹槽,導向塊置于在該凹槽內,當橋梁遇到豎直方向作用力時,導向塊能夠在力的作用下在凹槽中轉動,對豎直方向作用力起到緩沖作用,降低了因豎直方向作用力對橋梁的毀壞;其二,由于在所述的盆芯底部設置有橡膠塊和位于該橡膠塊上面的摩擦阻尼副,并且在所述的盆芯側面與盆底座之間的間隙中有阻尼圈,降低了支座因水平方向作用力造成的損壞。
附圖說明
圖1為橋梁抗震盆式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截面圖;
圖3為導向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橋梁抗震盆式支座的結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橋梁抗震盆式支座包括盆底座1、盆芯2和盆蓋3,在盆底座1的上沿設置有與其連為一體的方形盆沿4,盆蓋3邊緣設置有向下的擋板5,擋板5位于盆沿4下方向內彎折成托板6,托板6上放置有如圖3所示的導向塊7,導向塊7截面為弓形,在盆沿4的底面兩側設置有與導向塊7上表面匹配的曲面凹槽8,導向塊7置于在凹槽8內。
為了防止水平方向作用力對橋梁的損害,在盆芯2底部設置有橡膠塊9和位于該橡膠塊9上面的摩擦阻尼副13;在盆芯2的側面與盆底座之間帶有間隙10,在間隙內填充有阻尼圈11;在盆芯上表面與盆蓋之間放置有四氟材料板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衡水橡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衡水橡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121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