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翻板式平面四通切換漏斗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1124.4 | 申請日: | 2007-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711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立志;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皇島港務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7C11/06 | 分類號: | B67C11/06 |
| 代理公司: | 秦皇島市維信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戴輝 |
| 地址: | 066000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板式 平面 四通 切換 漏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物料流程的切換漏斗的改進結構,具體地說是一種翻板式平面四通切換漏斗。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在物料運送過程中實現流程的切換,主要是利用在兩個出口的漏斗內設置切換裝置來實現。如通常使用的三通漏斗,即進料后通過其切換裝置的翻板位于兩個出口之間,通過切換翻板的擺動可使物料流在兩個出口間轉換,以達到實現不同流程的目的。由于在實際的物料運送過程中,其流程復雜時需要實現三流程轉換的時候只能采取在一個三通漏斗下游配置增加一個三通漏斗的方式,即由兩個三通漏斗的串聯方式來解決。因采用這種串聯方法需要運料的轉接塔的高度要在20米(通常布置一個三通漏斗的轉接塔高度在15米左右)以上才能滿足使用要求。這樣由此帶來的問題是:
1、轉接塔過高可能與工作現場的其他建筑干涉,而影響正常的使用;同時也會帶來施工成本及日后運行成本的增加。
2、兩個三通漏斗的串聯使得料流不暢大大增加了堵斗的幾率。
3、由于轉接塔的高度增加,容易造成物料的落差對下游皮帶的沖擊力過大,影響皮帶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狀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翻板式平面四通切換漏斗,具有利用轉接塔在不增高度的情況下實現運料多流程的切換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翻板式平面四通切換漏斗,它具有一個四通漏斗本體,在其中間出口與相鄰兩側出口分叉的結合端對稱設有轉軸,和其上分別設有的翻板;所述兩個轉軸的引出端設有兩個方向單控的電動推桿。當兩翻板封閉兩側的出口,其中部出口打開;相反,其中任一側的翻板打開即為導通;其它兩出口為封閉。
在本新型中,從翻板及其與漏斗入口壁間的泄漏考慮,該漏斗入口壁上設有用于覆蓋翻板頂端的斜檔板;和翻板頂端相對彼此間的接觸部位設有斜檔板。其作用是防止落料時,翻板與漏斗壁之間和任一翻板轉動至另一翻板的接觸面間的產生的縫隙導致的泄漏功能。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翻板式平面四通切換漏斗所具有的積極效果是:因采用了平面翻轉結構的漏斗,不增加漏斗的高度,因此在轉接塔有限的高度范圍內,實現了三種流程的切換,減少了物料提升所需的能源。此外,因未能增加高度,而有利于下游皮帶的使用壽命;同時也減少了堵斗的幾率,這是本實用新型的關鍵。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所給附圖僅是用于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和保護范圍。
由附圖1所示,該翻板式平面四通切換漏斗具有一個漏斗本體1,位于其下面是一個分叉相彼此連通的三個出口(1#--3#)組成的四通漏斗。該中間出口(2#)與相鄰兩側的出口(1#、3#)分叉的結合連接端對稱設有轉軸7和轉軸6;和在所述的轉軸7和轉軸6上分別設有翻板3和翻板2;當漏斗本體1與中間出口(2#)相通時,該翻板3和翻板2正好封閉了兩側的出口(1#、3#)。為保證翻板3和翻板2能相互切換,且由轉軸7和轉軸6的引伸端鉸接兩個方向單獨控制的電動推桿5和電動推桿4;所述的翻板2用于切換中間出口(2#)和側出口(3#);而翻板3用于切換中間出口(2#)和側出口(1#)。該翻板3或翻板2彼此單獨切換時,為了避免物料在其結合處產生的縫隙造成泄漏,在其兩個翻板3、翻板2位于頂部的結合部位設有遮擋功能的斜檔板8和斜檔板9;同理,在兩翻板3和翻板2頂部相對于漏斗本體1的內壁對稱設置具有遮擋功能的斜檔板10和斜檔板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皇島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秦皇島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11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