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塑料復合式可回收錨桿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1101.3 | 申請日: | 2007-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2504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莊;英金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金莊 |
| 主分類號: | E21D21/00 | 分類號: | 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付震夯 |
| 地址: | 053000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塑料 復合 可回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用于煤礦巷道安全支護中的回收形塑料錨桿的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涉及塑料復合式可回收錨桿。
背景技術
粘接式可回收塑料錨桿,是煤礦中為防止巷道塌方而廣泛使用的安全支護錨桿。這種塑料復合式可回收錨桿的結構,包括有托盤、金屬桿體、用于連接該金屬桿體的套頭以及套管。套頭和套管嵌接在一起,套頭包括圓柱部分和圓錐部分,該粘接式可回收塑料錨桿使用時,不利于樹脂的攪拌和錨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利于樹脂的攪拌和錨固、樹脂密實的塑料復合式可回收錨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塑料復合式可回收錨桿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托盤、金屬桿體、用于固定該金屬桿體的套頭以及套管,所述的套頭包括兩對應側帶有平行套頭切削平面的圓柱截割體狀的套頭尾部和圓錐狀的套頭頭部,所述的套頭尾部與套管嵌接在一起。
其附加技術特征為:在所述的套頭尾部的側面設置有右旋螺旋凹槽;在所述的套頭頭部的外壁面設置有右旋螺旋凸環;在所述的套管外壁面兩端分別設置有一段左旋螺旋凸環,在該兩段左旋螺旋凸環之間的套管外壁面設置有緊固突起,在所述的左旋螺旋凸環和緊固突起上設置有與所述套頭切削平面在同一平面的第一凸環切削平面,該第一凸環切削平面與套管外壁面相切;所述的緊固突起為繞套管的環形突起;所述的緊固突起為柱狀突起;在所述的左旋螺旋凸環上設置有與第一凸環切削平面垂直且與套管外壁面相切的第二凸環切削平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塑料復合式可回收錨桿,同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其一,由于所述的套頭包括兩對應側帶有平行套頭切削平面的圓柱狀截割體狀的套頭尾部和圓錐狀的套頭頭部,所述的套頭尾部與套管嵌接在一起,套頭在轉動時,套頭頭部將樹脂袋扎破,套頭切削平面的邊緣擠壓樹脂,能提高攪拌效果,將樹脂擠壓密實。其二,由于在套頭尾部的側面設置有右旋螺旋凹槽,在套頭轉動時,樹脂可以沿該右旋螺旋凹槽向后退,進入套管外側,將套管通過樹脂固定在錨孔上;其三,由于在所述的套管外壁面兩端分別設置有一段左旋螺旋凸環,在該兩段左旋螺旋凸環之間的套管外壁面設置有緊固突起,在所述的左旋螺旋凸環和緊固突起上設置有與所述套頭切削平面在同一平面的第一凸環切削平面,該第一凸環切削平面與套管外壁面相切;在套管轉動時,位于套管頭部的左旋螺旋凸環對樹脂向前進行擠壓,使得樹脂更加密實,為了減少錨桿行進阻力,樹脂沿第一凸環切削平面后移,再經位于套管尾部的左旋螺旋凸環向前擠壓,使套管與錨孔中間的樹脂擠壓密實且攪拌均勻。
附圖說明
圖1為塑料復合式可回收錨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套管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塑料復合式可回收錨桿的結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塑料復合式可回收錨桿包括托盤1、金屬桿體2,以及套于金屬桿體2外側的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套管3,在套管3的頂端嵌接有由金屬材料制成的套頭4,套頭4通過內螺紋與金屬桿體2螺紋連接,套頭4包括套頭尾部41和套頭頭部42,套頭尾部41的形狀為兩個平行的平面沿軸向截圓柱體所得到圓柱截割體,兩側平面為切削面43,套頭頭部42為圓錐形。套頭尾部41與套管3嵌接在一起。
為了使得樹脂能夠沿套頭4的徑向后移,在套頭尾部41的側面設置有右旋螺旋凹槽44。
為了增大攪拌效果,在套頭頭部42的外壁面設置有右旋螺旋凸環45。
在套管3外壁面的前部分和后部分分別設置有一段左旋螺旋凸環31、32,在該左旋螺旋凸環31、32之間的套管外壁面設置有緊固突起33,在套管3外側面設置有與套頭切削平面43在同一平面的第一凸環切削平面34,該第一凸環切削平面34與套管3外壁面相切。為了進一步減小樹脂后退阻力,在左旋螺旋凸環31、32上設置有與第一凸環切削平面34垂直的第二凸環切削平面35,且第二凸環切削平面35與套管3外壁面相切。
緊固突起33可以為繞套管的環形突起,也可以為柱狀突起,當然也可以為如圓錐狀、臺狀或棱錐狀的突起(圖中未畫出)。
當使用時,金屬桿體2通過內螺紋與套頭4連接,轉動錨桿,套頭頭部42將置于錨孔頂端的樹脂袋扎破,套頭切削平面43的邊緣擠壓樹脂,并對樹脂進行攪拌,將樹脂擠壓密實。樹脂沿套頭尾部41側面的右旋螺旋凹槽44向后退,進入套管3與錨孔之間。當套管3右旋轉動時,位于前端和后端的左旋螺旋凸環31、32對樹脂產生向錨孔內部的推力,將樹脂擠壓密實。且部分樹脂沿第一凸環切削平面34和第二凸環切削平面35后退,減少套管3前進的阻力。使樹脂均勻密實的分布在套管與錨孔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金莊,未經劉金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11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平下調式三輥卷板機下輥水平移動裝置
- 下一篇:被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