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永磁同步電動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1049.1 | 申請日: | 2007-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884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尚詩賢;周國聘;何宗格;孫德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北車集團永濟電機廠 |
| 主分類號: | H02K1/27 | 分類號: | H02K1/27;H02K21/12;H02K21/14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44500***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永磁 同步電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機,具體為一種永磁同步電動機。
背景技術
?同步電動機的轉子上設置有鼠籠結構和勵磁結構。電動機起動過程運行于異步狀態下(由鼠籠和定子繞組中旋轉磁場相互作用),起動后運行于同步狀態下(由勵磁結構與定子繞組中旋轉磁場相互作用)。通過合理的電磁、結構設計,可使電動機異步狀態下的起動轉矩較大,這樣,該同步電動機就特別適合應用于起動慣性大(起動轉矩大于3倍的額定轉矩)、恒轉速、直接起動、長時運行的場合。但現有同步電動機采用的是勵磁線圈,勵磁線圈通以直流電來實現勵磁。這樣,電動機需要復雜的換向器和電刷裝配且轉子結構相對復雜。因此,現有同步電動機的整體結構比較復雜。并且由于勵磁需通以直流電,所以能耗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同步電動機采用直流勵磁方式,因而結構比較復雜且能耗較高的問題,提供一種永磁同步電動機。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永磁同步電動機,包含定子和轉子,轉子包含轉軸和固定于轉軸上、由轉子沖片疊壓而成的鼠籠轉子鐵心,在轉子鐵心的軛部均布有磁極槽(即在每一轉子沖片的軛部均勻分布地開有磁極槽),各磁極槽內放置有永磁體磁極。起動時電動機運行于異步狀態,當轉子轉速接近同步轉速時(起動轉矩較大),由于轉子上永磁體磁極的存在(與定子繞組中旋轉磁場相互作用)電動機將進入同步運行狀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電動機通過在轉子鐵心軛部開設磁極槽,使同步電動機轉子中形成永磁體磁場,省去了直流勵磁系統(勵磁線圈、換向器和電刷等),簡化了系統結構,減少了能耗。經過型式試驗、工業運行試驗和節電測試,該電機的技術參數達到設計要求,額定工況時:功率因數為98.4%、效率94%;起動轉矩為額定轉矩的3.2倍;平均綜合節電率達到11~15%;電機具有大的起動轉矩和顯著的高效節能技術特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電動機的轉子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面圖;
圖3為圖2的局部A放大圖;
圖中:1-轉軸,2-轉子鐵心,3-永磁體磁極,4-墊條,5-端板,6-雙頭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永磁同步電動機,包含定子和轉子,轉子包含轉軸1和固定于轉軸上、由轉子沖片疊壓而成的鼠籠轉子鐵心2,在轉子鐵心的軛部均布有磁極槽(即在每一轉子沖片的軛部均勻分布地開有磁極槽),各磁極槽內放置有永磁體磁極3。磁極槽為梯形,梯形磁極槽內的永磁體磁極3為三個(底部一個、腰部各一個),這樣可增加永磁體磁極的表面積,增大磁極的磁通量,從而提高電動機的功率。在永磁體磁極3之間設置有墊條4,以此實現對磁極更好地定位。轉子鐵心2的兩端設有由非導磁材料制成的端板5,端板5通過雙頭螺栓6與轉子鐵心固定。端板5用以固定永磁體磁極并減少端部漏磁。轉子沖片材料為低損耗、高磁場硅鋼片,提高節電率。磁極3采用稀土永磁釹鐵硼,具有較高的剩磁、內稟矯頑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北車集團永濟電機廠,未經中國北車集團永濟電機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10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