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空心磚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0870.1 | 申請日: | 2007-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2457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貴聽;張計合;張路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貴聽 |
| 主分類號: | E04C1/00 | 分類號: | E04C1/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科誠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左燕生 |
| 地址: | 0547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空心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材,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空心磚。
背景技術
由于占田毀地、污染環境等重大缺陷,粘土磚的生產和使用越來越受到限制并將逐漸被淘汰,因而各種材料和結構的空心磚不斷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農業用地面積逐年減少的局面,有效降低了環境污染,盡管這些空心磚具有一定的保溫作用,但均存在功能單一以及磚體強度低等弊端。另外,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建筑模板不但成本較高、維護費用高,同時由于施工中砼的養護,因而不得不間斷施工并反復拆裝,使建筑施工進度受到很大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計結構更加合理并具有多項功能的空心磚,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弊端。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這種空心磚其特征在于沿磚體縱向和磚體厚度方向的磚面上分別開設有相互貫通的通孔。
沿所述磚體厚度方向的磚面上開設的通孔為一排或兩排,所述通孔為圓孔。
沿所述磚體厚度方向的磚面上開設的通孔為矩形孔,沿磚體縱向磚面上開設的孔為圓孔或矩形孔。當磚體縱向磚面上為圓孔時,在建筑施工時該空心磚可作為鋼筋混凝土柱的澆注模板,圓孔作為振搗孔,其孔徑與振搗棒匹配,在混凝土澆注中可通過該孔對水泥砂漿進行橫向振搗。當磚體縱向磚面上為矩形孔時,在建筑施工時該空心磚可作為鋼筋混凝土梁的澆注模板,在澆注中可通過該矩形孔對水泥砂漿進行振搗。
沿所述磚體厚度方向的磚面上開設的通孔為矩形孔,沿磚體縱向磚面上開設的孔依次為矩形孔和圓孔。
沿所述磚體橫向的磚面上開設有與沿磚體厚度方向的磚面上開設的矩形孔相通的孔。
沿所述磚體厚度方向的磚面上開設的通孔依次為圓孔和矩形孔,沿磚體縱向磚面上開設的孔為圓孔。
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技術進步:由于在磚面上均勻開設有互為90°且相互貫通的通孔,使磚體具有適宜的空心率,使磚體間的結合面達75%以上,可節約70%左右的砂灰,砌筑好的墻體可形成一具有縱橫相互貫通通道的空心墻體,使墻體不僅具有良好的隔音和保溫效果,同時相互貫通的通孔自然形成了裝設室內線纜的通道,有效減少了預埋線纜管道的施工;另外,在夏季或冬季,還可向該通道通入冷氣或熱風以調節室溫,且結構簡單合理,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由于在磚面上開設矩形孔,在建筑施工中還可使這種設有矩形孔的磚體起到澆注模板的作用,在澆注鋼筋混凝土柱或梁時可替代其它建筑模板,不會由于養護而影響建筑施工進度,不需拆裝,制作簡單,成本低廉,與模板澆注施工比較,可大大提高施工速度。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雙排通孔示意圖。
圖3為圖1的沿磚體厚度方向磚面上開設矩形孔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沿磚體縱向磚面上開設矩形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沿磚體橫向磚面上開設有矩形孔結構的示意圖。
圖6為圖3沿磚體厚度方向磚面上依次開設矩形孔和圓孔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刀把形磚面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的沿磚體橫向磚面上開設有矩形孔結構的示意圖。
圖9為圖8的T型磚面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立柱澆注施工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橫梁澆注施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在現有空心磚結構基礎上做出的改進,首先,將水泥、砂子、石子按1∶2∶3的配比制成砂漿,砂漿入模具后經振搗、壓制、養護制成。根據需要,本實用新型可制成多種規格,如37磚(37×72×20cm)、24磚(24×72×20)等,制成后的磚體1沿其厚度方向的磚面上均勻排列一排圓通孔2,沿磚體1縱向的磚面上有一圓通孔3,磚體1厚度方向的磚面上的圓通孔2與磚體1縱向的磚面上的圓通孔3相互貫通。
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是,制成后的磚體沿其厚度方向的磚面上為兩排圓通孔2,沿磚體縱向的磚面上為兩圓通孔3,兩圓通孔3分別與磚體厚度方向的磚面上的兩排圓通孔2分別相互貫通。
實施例3: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是沿所述磚體厚度方向的磚面上開設的通孔4為矩形孔,沿磚體縱向磚面上開設的孔3為圓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貴聽,未經張貴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087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