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節能爐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0762.4 | 申請日: | 200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218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曉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曉民 |
| 主分類號: | F24B9/04 | 分類號: | F24B9/04 |
| 代理公司: | 秦皇島市維信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戴輝 |
| 地址: | 066600河北省秦皇***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能 爐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取暖、做炊節能爐具的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具有取暖、做炊功能的爐具,通常是采用一個水套爐體,在其爐具煙道處安裝有若干根與水套爐體相連通的換熱管,進行吸收主火的熱能提高熱水溫度,用以供熱取暖。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吸熱部分的換熱管距燃煤的主火有一段距離,使之不能有效充分的進行冷熱交換,吸熱效能低、具有升溫速度慢、受熱面積小等問題。因此,必須對現有技術加以改進和完善。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狀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節能爐具,其利用能與主火大面積的沖刷接觸,達到高效、快速節能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節能爐具,包括爐體,其中在所述爐體內安裝一籠式水套換熱體;該籠式水套換熱體的下半部設置保溫層;其上半部為裸露體,并與爐體內側周邊帶有通向煙道口的走火通道相連通。因此使之主火直接沖刷籠式水套換熱體,快速進行冷熱交換,具有充分吸收熱效率高和節能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所提及的籠式水套換熱體,具有一個上、下環形管體/或圓箱體,且在兩環形管體/或圓箱體之間設有沿周邊垂直分布有一定間隙與之相連通的豎管。這樣形成一個相互導通的獨立單元,便于快速吸收熱能。
根據上述的使用要求,所提及的籠式水套換熱體,具有一個上、下環形管體/或圓箱體,且在兩環形管體/或圓箱體之間設有沿周邊傾斜分布有與之相連通的斜管。其功能作用同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方案中提及的籠式水套換熱體是一個圓形體、方形體、半圓體或是展開成“一”字形體。
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根據不同的燃煤要求,所提及的籠式水套換熱體的下半部局部設有排渣孔。其用以方便清理煤渣或是清理爐膛粉灰。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因采用了籠式水套換熱體的整體,分為保溫部分和快速吸熱部分,位于主火周圍,作為吸收主火能量的爐膽;并利用裸露部分直接、快速受到主火的沖刷,能有效快速的吸收熱能,提高水溫和省能,這是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關鍵;另一特點是為了保證籠式水套換熱體的受熱均勻,使其主火通過間隙沿著走火通道沖刷外側的換熱體,使之內外同時受熱,這是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另一關鍵。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籠式水套換熱體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籠式水套換熱體具有清理口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和所具有的有益效益,旨在幫助閱讀者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質,但并非用于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和保護范圍進行限定。
圖1所示,該節能爐具包括一爐體1,其中部設置一個籠式水套換熱體2;該籠式水套換熱體2的上端接近爐體1的做炊口。所述的籠式水套換熱體2,具有一個上、下環形管體,在其兩環形管體之間設有沿周邊垂直分布成一定間隙與之相連通的豎管組成。該籠式水套換熱體2設置方式是位于爐體1的中部,其下半部設有保溫層4封閉在爐體1內形成一體,有利于保溫;其上半部為開放裸露部分與爐體1內側留有圓周走火通道3通向煙道口。這樣當主火透過籠式水套換熱體2的間隙沿著走火通道3對其沖刷后進入排煙口,用以對其籠式水套換熱體2進行充分的吸收熱能,保證了籠式水套換熱體2全方位的受熱面積,達到快速受熱,減少能耗。
根據上述籠式水套換熱體2的結構特點,還可在其豎管沿軸向分布有導熱翅片(圖中未給出),用以充分利用最大化的吸熱條件來實現吸收熱能。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應根據爐體1的形狀來選擇籠式水套換熱體的形狀;其籠式水套換熱體2的形狀是圓形體、方形體、半圓體或是將半圓體展開成“一”字形體均可。需要說明的是若采用半圓體或是“一”字形體的換熱體的安裝位置是在靠近煙道口一側的爐膛內,有利于主火通往煙道口時對其進行沖刷吸收。
同樣根據供暖面積來選擇籠式水套換熱體2上、下的環形管體,或是圓箱體;或是環形管體和圓箱體的相互結合。
圖2給出了與圖1略有不同的結構實施例。它是在圖1籠式水套換熱體2的結構基礎上作了相應的改變,即同樣采用上、下環形管體,所不同的是在上、下環形管體之間傾斜分布設有與之相連通的斜管。
上述中,同樣可以在斜管上加有翅片,實現同樣的功能。
圖3給出了圖1籠式水套換熱體2的結構,所不同的是在下部的局部位置設置一個清理煤渣、粉塵的排渣孔5。該排渣孔5處通過一根短橫管6與開口處的豎管連通。這樣整體上還是一個循環體。
根據上述排渣孔5的結構特點,也可以利用下環形管的本體直接彎制成一個向上的凸起口(圖中未給出),均不影響其正常使用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曉民,未經楊曉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076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續輸液自動轉換器
- 下一篇:舞臺提升機松斷繩保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