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改進的鉆針套環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0208.6 | 申請日: | 2007-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048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石世同;劉安庭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世同;劉安庭 |
| 主分類號: | B23B49/00 | 分類號: | B23B49/00;B23B49/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畹華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進 鉆針套環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針,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降低纏絲現象的改進的鉆針套環結構。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套設于鉆針10柄部基準處的套環20c,是用以精準控制鉆針10的加工深度;于是,當大鉆徑鉆針10于鉆孔切削時,套環20c與鉆針10刀刃間易纏繞鋁板絲及銅絲(以電路板的鉆孔加工為例);然而,夾頭30于鉆針10的交換過程中極易夾入纏絲,但當夾頭30內有纏絲存在時,就會造成鉆針10的偏擺,導致鉆孔的孔位偏移;再者,則是夾頭30會因纏絲的存在,讓鉆針10被糾纏而無法從夾頭30脫離,亦即鉆針10無法被交換。
其次,如圖2所示的傳統套環結構,不論是直筒型套環20a、單向倒角型套環20b、雙向倒角型套環20c或圓帽型套環20d,皆易發生前述的纏絲現象,而影響鉆孔的精準度與加工的順暢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改進的鉆針套環結構,具有降低纏絲現象現象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改進的鉆針套環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相結合的直筒型的上半部與倒錐型的下半部。
前述的改進的鉆針套環結構,其中套環上半部與下半部的高度約各占總高度的一半。
前述的改進的鉆針套環結構,其中套環下端面具有維持基本結構強度的寬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降低纏絲現象現象的功效。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傳統套環套設于鉆針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2是多種傳統套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套設于鉆針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0鉆針???????????????20a直筒型套環
20b單向倒角型套環????20c雙向倒角型套環
20d圓帽型套環????????30夾頭
40套環???????????????41下端面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套環40結構,是結合直筒型的上半部與倒錐型的下半部,而上半部與下半部的高度約各占總高度的一半(即1/2h),且令下端面41具有維持基本結構強度的寬度,以讓下端面41不會因撞擊而損傷結構。
基于上述結構,請參閱圖4所示,當套設本實用新型的套環40結構于大鉆徑鉆針10,而進行鉆孔切削的工作時,因鉆針10刀刃切削所產生的切削屑,會借套環40下半部的倒錐型向外導引,而不會蓄積在環套40與鉆針10刀刃間,亦即不會發生纏絲現象,也就不會有切削屑被夾入夾頭30的可能性;所以,本實用新型具有降低纏絲現象發生的功效。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結構設計、使用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產業發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結構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符合有關新型專利要件的規定,故依法提起申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世同;劉安庭,未經石世同;劉安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02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磁調節閥
- 下一篇:一種創新型搖頭踏步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