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利用采集指紋作為密碼的銀行帳戶管理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98699.5 | 申請日: | 2007-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126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娟;尚志武;金泳漢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三星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19/00 | 分類號: | G07F19/00;G07F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鳳英 |
| 地址: | 300457天津市經***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采集 指紋 作為 密碼 銀行帳戶 管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銀行帳戶管理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利用采集指紋作為密碼的銀行帳戶管理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利用網絡進行數據交換的信息量也在迅速增長。這樣,信息安全也正日益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一般來說,設計一個密碼系統需要具備如下四個安全原則: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賴性以及用戶鑒別。目前在銀行賬戶管理系統中用戶鑒別主要采用的方式有:口令方式、鑒別令牌方式、數字證書方式等。然而隨著社會電子化與網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常規密碼技術也越來越暴露出許多不足,社會對新型密碼技術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特提供一種利用采集指紋作為密碼的銀行帳戶管理裝置。該裝置通過采集人的指紋,對指紋圖像進行處理、存儲和對比,且與系統主機進行雙向數據交換,以達到通過指紋識別來鑒證用戶身份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基于指紋生物密碼技術的銀行賬戶管理裝置。指紋生物密碼技術是一項日漸成熟的技術,它通過指紋采集模塊采集到人體指紋的圖像,并對原始圖像進行初步的處理,使指紋圖像中蘊含的特征信息更明顯,然后運用指紋特征提取算法建立指紋的數字表示,最后通過匹配識別算法得到識別結果,以確定指紋所有人的身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用采集指紋作為密碼的銀行帳戶管理裝置,它包括中央監控模塊、串行通信接口電路及RS485通信接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指紋采集模塊及切換開關,所述的中央控制模塊通過切換開關分別與所述的串行通信接口電路及RS485通信接口連接,串行通信接口電路還連接指紋采集模塊。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技術效果:能夠通過用戶的指紋信息,對人的身份進行識別,不需要用戶記住口令,只要通過指紋采集,就可以進入銀行帳戶系統,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及不可抵賴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框圖并作為摘要附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中央監控模塊,中央監控模塊采用AT89C51芯片,負責協調主機通信,指紋采集采用FDA01模塊,負責指紋原始圖像的采集、存儲和對比,串行通信接口電路由RS232組成,它和RS485通信接口共同完成中央監控模塊AT89C51與指紋采集模塊FDA01及系統主機之間的通信。
由于AT89C51中央監控模塊的IO口有限,為了充分利用其端口,AT89C51與FDA01模塊,LCD顯示器的數據傳輸均采用串行通信方式,中央監控模塊通過CMOS模擬開關CD4053切換,分別與RS232,RS485接口芯片相連。RS232接口芯片再與指紋采集模塊的RS232接口相連,中央監控模塊與串并轉換移位寄存器相連,作為串行數據的驅動口;串并轉換移位寄存器的并行數據端再與LCD顯示器相連。
指紋采集模塊將采集到的指紋信息進行處理,然后將處理好的指紋圖像數據通過串行通信接口電路的RS232接口芯片,經切換開關傳輸到中央監控模塊,中央監控模塊將指紋圖像數據分別存入串并轉換移位寄存器及EEPROM。當需要鑒證儲戶的身份時,指紋采集模塊將采集到的指紋信息進行處理,然后與存儲的指紋圖像數據進行對比,最后將對比結果通過RS232接口芯片,再經切換開關送入中央監控模塊,中央監控模塊將指紋圖像數據對比結果經串并轉換移位寄存器送入LCD顯示器進行顯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三星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三星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9869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非接觸控制電子保險柜
- 下一篇:卡扣式鎖扣地腳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