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四梁并聯組合滑移頂梁液壓支架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97133.0 | 申請日: | 2007-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172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賈雷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賈雷永 |
| 主分類號: | E21D23/04 | 分類號: | E21D23/04;E21D23/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閆俊芬 |
| 地址: | 301914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聯 組合 滑移 頂梁 液壓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回采工作面支護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滑移頂梁液壓支架。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煤礦回采工作面支護方式的改革中,一種介于單體液壓支柱和綜采支架之間的稱為滑移頂梁液壓支架的支護產品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支架的結構型式也是種類繁多,但是井下工作面情況千差萬別,在大傾角,大采高及破碎頂板工作面的應用中,暴露出支架穩定性差,易倒架,以及移架困難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適應在大傾角,大采高及破碎頂板工作面的四梁并聯組合滑移頂梁液壓支架。
本實用新型四梁并聯組合滑移頂梁液壓支架,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包括頂梁組,其特征是,所述頂梁組由頂梁I、頂梁II、頂梁III、頂梁IV并聯組成,相鄰頂梁通過連接機構連接;所述連接機構由左、右導柱,左、右連桿,左、右導桿,左、右鎖緊銷組成;所述連桿兩端設置互為垂直的水平導筒和豎直導筒;左、右導桿分別固定于相鄰頂梁內側相向端部,水平導筒分別穿過左、右導桿,左、右導柱分別通過鎖緊銷與頂梁固定,豎直導筒分別穿過左、右導柱;頂梁I、頂梁II之間和頂梁III、頂梁IV之間分別設置推進油缸,所述推進油缸的缸筒一端分別與頂梁II、頂梁III鉸接,另一端與連桿鉸接。
本實用新型與所述水平導筒上、下面相鄰的頂梁側面分別設置上滑道和下滑道。
本實用新型所述導柱通過導柱支座和鎖緊銷與頂梁固定。所述導桿通過兩端的導桿支座與頂梁固定。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四個頂梁并聯為一組,兩根頂梁與另兩根頂梁互為支撐,交叉布置,交替前移,大大提高支撐的穩定性。能適用于大傾角,大采高的工作面。
2.連接機構一端為導桿和導筒的水平運動副可以給各自頂梁一個翻轉自由度,使各頂梁在支撐破碎頂板過程中,不致因支撐過限使得頂梁間連接機構卡死而不能落架、移架。
3.本實用新型支架既有整體性好的優點,又有靈活性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附視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每根頂梁由前后兩根液壓支柱10、11支撐。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頂梁I、頂梁II、頂梁III、頂梁IV平行設置,相鄰頂梁之間用連接機構連接,連桿兩端設置互為垂直的水平導筒和豎直導筒;左、右導桿12、1分別固定于相鄰頂梁內側相向端部,水平導筒分別穿過左、右導桿,左、右導柱15、5分別通過鎖緊銷與頂梁固定,豎直導筒分別穿過左、右導柱;頂梁I、II之間和頂梁III、IV之間分別設置推進油缸9、13,推進油缸的缸筒一端分別于II、頂梁III鉸接,另一端與連桿鉸接,并通過連桿和導柱分別于頂梁II、頂梁IV連接,連桿的水平方向導筒和導桿間隙配合形成水平運動副。導桿1通過其兩端的導桿支座8與頂梁固定,導桿1與導桿支座8設一端限位。
如圖3所示,連接機構主要由導柱5、連桿2、導桿1、鎖緊銷6、上滑道3、下滑道4組成;導柱5通過導柱支座7和鎖緊銷6與頂梁固定。垂直導筒與導柱組成垂直運動副,水平導筒與導桿組成水平運動副,該垂直運動副實現落架的功能,水平運動副實現移架的功能。與水平導筒上、下面相鄰的頂梁側面分別固定上滑道3、下滑道4,滑道與連桿上下面間設一定的間隙。既保證頂梁有一定的翻轉自由度,又限制頂梁過度翻轉。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動作實現其功能:首先頂梁I、頂梁III通過液壓支柱支撐頂板,頂梁II、頂梁IV的液壓支柱卸載回縮,此時頂梁II、頂梁IV通過連桿于導柱的運動副下落,脫離煤層頂板;然后,兩只推進缸注液回縮,帶動頂梁II、頂梁IV通過連桿與上、下滑道的運動副前移一個步距,再注液頂梁II、頂梁IV的液壓支架,使其支撐煤層頂板;其后頂梁I、頂梁III通過推出推進油缸與上述相同的運動步驟跟進,與頂梁II、頂梁IV平齊,完成一個動作循環。
本實用新型可根據工作面走向還有另一種動作順序為:頂梁II、頂梁IV首先支撐,頂梁I、頂梁III先移、頂梁II、頂梁IV隨后跟進,完成一個動作循環。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賈雷永,未經賈雷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971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