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鋼制承插口預應力玻璃鋼外護鋼筋混凝土管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96883.6 | 申請日: | 200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600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8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斌;張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萬聯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9/14 | 分類號: | F16L9/14;F16L47/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來佳 |
| 地址: | 30017***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制 插口 預應力 玻璃鋼 鋼筋混凝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管材,尤其是一種鋼制承插口預應力玻璃鋼外護鋼筋混凝土管。
背景技術
鋼筋混凝土管是以水泥為基材經深加工制成的工業產品,具有優良的物理、力學性能,耐腐蝕,使用壽命長,維修費用少等特點,在我國城鄉、工礦企業、農田水利以及能源、交通、通訊等工程建設中得到極為廣泛的使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成為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建材產品。鋼筋混凝土管主要有承插式自應力鋼筋混凝土管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兩種。鋼筋混凝土管能承受4-7公斤(400~700kPa)的工作壓力。相對于鑄鐵管、鋼管其可以節約大量鋼材和生鐵,輸水時不會產生銹蝕現象,使用壽命長,可達40年左右。缺點是1.管體抗滲性較差;2.維修、維護費用較高;3.管體重量重,運輸及施工成本高。
經檢索發現一種PCCP管材,該管材在現有的混凝土管材基礎上,在其管芯內同軸嵌裝薄鋼筒,且該薄鋼筒的兩端焊接在承口與插口上,雖然能夠達到很好的抗滲性要求,但是在鋼材日益上漲的今天,即加大了原材料的成本,又使制作工藝變得非常復雜;而且隨著該管道長時間的地下鋪設,其鋼筒也會發生銹蝕,維修維護成本較高,并且該管體外保護層砂漿質地較脆,在吊裝、運輸以及安裝過程中容易產生微裂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較好的耐久性、防腐性、抗滲性、抵御不均勻沉降性并且原材料及施工造價成本低、施工工藝簡單、維修維護方便的鋼制承插口預應力玻璃鋼外護鋼筋混凝土管。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鋼制承插口預應力玻璃鋼外護鋼筋混凝土管,由承口、插口、混凝土管芯、預應力鋼絲構成,承口與插口分別同軸固裝在混凝土管芯的兩端,該混凝土管芯的外壁纏繞預應力鋼絲,其特征在于:該混凝土管芯外壁同軸固裝有一玻璃鋼護套。
而且,所述的插口外壁徑向上制有1-3個凹槽。
而且,所述的混凝土管芯內同軸均布嵌裝N根縱向鋼筋,并且該縱向鋼筋的兩端分別固裝在承口及插口上,1≤N≤50。
而且,所述的預應力鋼絲纏繞在玻璃鋼護套內的混凝土管芯外壁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
1.本鋼制承插口預應力玻璃鋼外護鋼筋混凝土管的管芯外壁同軸固裝有玻璃鋼護套,使整個管體具有良好的抗滲性,與現有的PCCP管材相比,在管體具有同等良好的抗滲性下,省去了管芯中的鋼筒,在鋼鐵價格日益增長的今天,大大節約了原材料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并且該玻璃鋼護套還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提高了管材的使用壽命,而且玻璃鋼護套抗碰撞能力較強,避免了管材微裂紋的產生。
2.本鋼制承插口預應力玻璃鋼外護鋼筋混凝土管玻璃鋼護套內的管芯外壁上纏繞有預應力鋼絲,大大增強了整體管材抵御外壓覆土和內水壓力的能力,在同等外壓覆土和內水壓力情況下,使整體管芯的壁厚變薄,減輕整體管材的重量,降低玻璃鋼混凝土管整體施工造價和施工難度。
3.本鋼制承插口預應力玻璃鋼外護鋼筋混凝土管采用鋼制柔性承插口結構,具有良好的接頭閉水性,并且施工操作簡便;由于本管材管壁較薄,管體自身重量較輕,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抵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
4.本鋼制承插口預應力玻璃鋼外護鋼筋混凝土管的插口外壁徑向上制有1-3個凹槽,每一個凹槽內通過安裝耐腐蝕密封膠圈對兩個玻璃鋼混凝土管之間的接口進行密封,該膠圈安裝方便,并且即使當玻璃鋼混凝土管整體發生沉降時,也能保證整條管線的密封性。
5.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合理,具有較好的耐久性、防腐性、抗滲性、抵御不均勻沉降性,并且原材料及施工造價成本低,施工工藝簡單,維修維護方便,是一種創新性較高的鋼制承插口預應力玻璃鋼外護鋼筋混凝土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截面放大圖;
圖3為圖1的B-B向截面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萬聯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天津萬聯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968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