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夾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95966.3 | 申請日: | 2007-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199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1 |
| 發明(設計)人: | 蔡世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世民 |
| 主分類號: | B60J1/20 | 分類號: | B60J1/20;B60R7/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畹華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具,尤其涉及一種應用在車輛內部,可懸設在車輛擋風玻璃位置夾持遮陽片,使遮陽片能遮蔽擋風玻璃,而能擋止陽光射入車輛內部的夾具。
背景技術
車輛用的遮陽片,可在車輛停止后,將遮陽片定位設置在擋風玻璃上,使其能展開定位,而可以遮擋陽光直射入車輛內部,在目前常見的遮陽片展開定位,主要是在遮陽片上設置塑性吸盤,使吸盤的盤體可抵壓吸附在擋風玻璃表面,而讓遮陽片展開后可遮蔽在擋風玻璃面上進行遮陽作用。然而其利用吸盤的定位吸附作用,容易在擋風玻璃表面形成卡垢而產生吸盤污痕,如此會造成駕駛員在駕駛觀看外界時的不良影響,并且,吸盤的定位設置容易脫落、遺失,而造成遮陽片無法定位設置在擋風玻璃上而失去作用,故已知遮陽片的定位設置仍未盡理想,而有待業界加以克服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夾具,其懸設在車輛擋風玻璃上方的遮陽擋板上,使夾具的夾子可夾持遮陽片,而讓遮陽片能位于擋風玻璃位置去遮擋陽光,該夾具是形成懸掛定位,而不直接抵壓在擋風玻璃表面,故能維護擋風玻璃清潔明亮,而不會在擋風玻璃面上形成污痕。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夾具,其設置在車輛內部的遮陽擋板上,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系帶,于系帶上設置一夾子及一連接件,夾子上設置一系結部,系帶穿設系結部及連接件。
前述夾具,其中系帶為長條狀帶體,于系帶上設置定位件。
前述夾具,其中系帶一端表面設置數個塑性的止擋凸緣,所述系帶上所設置的定位件形成環圈狀。
前述夾具,其中定位件為黏扣帶,黏扣帶于所述系帶二端分別設置為公母型式。
前述夾具,其中定位件上具有插針,且于所述系帶上設置數個供插針穿設的穿孔。
前述夾具,其中系帶是由彈性帶所構成的環狀帶體。
本實用新型可將系帶系結在車輛內部的遮陽擋板上,使夾子懸掛在遮陽擋板下方,并且,在夾子上夾設遮蔽陽光用的遮蔽片,使遮陽片位于車輛的擋風玻璃位置,而能對于陽光進行擋止遮蔽,亦即,本實用新型設計,對于遮陽片的定位設置,可避免直接與擋風玻璃表面進行接觸,而能維護擋風玻璃清潔,使擋風玻璃面上不會產生卡垢污痕而影響駕駛視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懸掛于車輛遮陽擋板上及夾持遮陽片的側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懸掛于車輛遮陽擋板上及夾持遮陽片的正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懸掛于車輛遮陽擋板上及夾持遮陽片的側面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設置在車輛遮陽擋板上,及放下遮陽擋板的實施例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型式定位件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型式定位件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配合參看圖1、圖2及圖3所示,其中,本實用新型夾具1是設置在車輛內部的遮陽擋板50上,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系帶10,于系帶10上設置一夾子30及一連接件20,夾子30上設置一系結部31,系帶10穿設于系結部31及連接件20上。
上述系帶10形成長條狀帶體,系帶10穿設系結部31及連接件20,連接件20抵靠于夾子30系結部31側端,能使系帶10形成相對二條狀,定位件40設置在其中一條系帶10上,此一定位件40形成環圈狀,以及,遠離設置定位件40的另條系帶10表面設置數個塑性的止擋凸緣101,而當另條系帶10繞設物件及穿入定位件40時,止擋凸緣101可嵌卡于環圈狀的定位件40中加以定位。
配合參看圖3、圖4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夾具1可利用系帶10系結于車輛擋風玻璃處的遮陽擋板50上,其是以一側系帶10繞設在遮陽擋板50周圍,并且穿入定位件40中,使止擋凸緣101能將二條系帶10環繞扣結于遮陽擋板50上,而將夾子30懸掛于該處,并于夾子30上可夾持一遮陽片60,使遮陽片60能展開而位于停止的車輛的擋風玻璃處,進行車輛擋風玻璃的遮陽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夾子30設置在遮陽擋板50位置,在一般情況下,可用于夾持紙張、名片或備忘紙條,而可作為駕駛員處理事務的提醒功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世民,未經蔡世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959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