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冷式分動箱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83710.0 | 申請日: | 200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138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孟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俞鴻 |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冷 式分動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輛部件的冷卻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發動機冷卻水進行冷卻的水冷式分動箱。
背景技術
對四輪驅動的越野車而言,分動箱潤滑油的冷卻通常是采用復合式潤滑冷卻。在高速、重負荷的摩擦表面,采用強制壓力潤滑,其它部位采用飛濺潤滑。壓力油的產生,是由安裝在分動箱或自動變速箱內的電動或機械泵產生。泵產生的壓力油通過分動箱出油管從分動箱內的熱交換器內將油送的分動箱冷卻器進行冷卻,然后。再沿分動箱進油管回到分動箱內的熱交換器。就這樣,通過壓力油的不斷循環,將分動箱內的熱量帶走,從而,保證分動箱潤滑油溫度的正常。這種靠電動或機械泵產生壓力油的冷卻方法,成本高,效果差。通過壓力油的循環來冷卻潤滑油,傳熱效率低,冷卻效果差,需要的壓力油的流量大,分動箱冷卻器的體積大,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水冷卻的水冷式分動箱,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水冷式分動箱,它包括分動箱裝置,分動箱內的熱交換器連接的分動箱進水管和分動箱出水管,它還包括分動箱冷卻器,分動箱冷卻器的進水管與發動機的出水管連接聯通,分動箱冷卻器的出水管與分動箱進水管連接聯通,分動箱出水管與發動機的進水管連接聯通。
所述分動箱冷卻器設在車輛的迎風處,特別是分動箱冷卻器連接在發動機的散熱器上。
該技術方案不改變原分動箱的結構,只要將原分動箱內的熱交換器內的進、出油管改為進、出水管,利用發動機的冷卻水系統及分動箱冷卻器,對分動箱內的潤滑油進行冷卻,其結構簡單,在車內布置方便,冷卻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水冷式分動箱工作原理圖
圖2水冷式分動箱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3水冷式分動箱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4分動箱內熱交換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分動箱的主體結構沒有在圖中顯示,只將其內部的熱交換器示意出來;其結構及其他結構與現有的結構相同,不累述。
如圖2、3所示,分動箱內的熱交換器1連接的分動箱進水管3和分動箱出水管2,分動箱出水管2與發動機的進水管6連接聯通。在發動機的散熱器8上連接分動箱冷卻器7,分動箱冷卻器7的進水管4與發動機的出水管5連接聯通,分動箱冷卻器7的出水管10與分動箱進水管3連接聯通。
如圖3所示,分動箱冷卻器7包括導流管11,導流管11外表面設散熱片12。
分動箱內的熱交換器1的形狀如圖4所示。
冷卻原理如圖1所示:分動箱內潤滑油的熱量通過分動箱內的熱交換器傳遞給冷卻水,冷卻水在發動機水泵的作用下,從分動箱內的熱交換器的出口,經分動箱出水管到發動機水泵進水口,然后,從發動機出水口,引入冷卻水到置于散熱器前面的分動箱冷卻器內,通過風扇9進行冷卻,再從分動箱冷卻器出口,沿分動箱進水管回到分動箱內。通過冷卻水的不斷循環,將潤滑油的熱量通過冷卻水,再通過風扇和冷卻器,散發到大氣中。直到從潤滑油帶走的熱量和散發到大氣的熱量相等時,潤滑系統才能達到熱平衡。潤滑油溫度才能保持穩定和正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837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