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熱釋紅外線延時開關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81607.2 | 申請日: | 2007-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394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清堯;唐雙全;何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偉 |
| 主分類號: | H03K17/28 | 分類號: | H03K17/28;H03K17/29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亞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楊保剛 |
| 地址: | 611630***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線 延時 開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延時開關,具體涉及一種熱釋紅外線延時開關。
背景技術
傳統聲光控開關靈敏度低、功耗高、性能不穩定,使用場所有限,給人們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熱釋紅外線延時開關,該延時開關電路結構簡單合理,靈敏度更高、功耗小、性能更可靠,在實現自動控制的同時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技術問題是這樣解決的:構造一種熱釋紅外延時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電路、開關控制電路、紅外信號處理電路和探測信號處理及控制電路,電源電路連接開關控制電路、紅外信號處理電路和探測信號處理及控制電路;所述電源電路由電容C12、電容C13、電阻R13、橋式整流電路及7805三端穩壓塊IC2組成,所述開關控制電路由電阻R14、雙向可控硅SCR組成,所述紅外探測信號處理電路由電容C1-C4、電阻R1、紅外線探頭IC0組成,所述探測信號處理及控制電路由器件SNS9201集成塊IC1和若干電阻和電容組成。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熱釋紅外延時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橋式整流電路由整流二極管D1、D2、D3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若人體在紅外探測區域內連續移動時,則開關一直接通,電燈始終點亮,直至移動的人體離開為止;2、當光線亮度低于10cd/m2時,紅外開關檢測到的紅外信號方能被接通;3、當開關接通時,探測器不再檢測到紅外信號時,經過設置的延時時間,開關自動關閉,電燈熄滅。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電源電路由電容C12、C13、電阻R13構成阻容降壓、二極管D1-D4整流及7805三端穩壓塊IC2組成,為紅外探測信號處理電路提供5V直流電源。電阻R14、雙向可控硅SCR組成開關控制電路。熱釋紅外探測信號處理電路由電容C1-C4、R1、紅外線探頭IC0組成。熱釋紅外專用器件SNS9201集成塊IC1和外圍元件組成紅外線信號處理及控制電路。
IC1集成塊1腳為熱釋紅外專用器件SNS9201內部電路供電端,由IC2的1腳輸出5V直流電壓經R1限流提供,是為了使電路處于重復觸發狀態。在IC1的10腳上接光敏電阻Rg,光線較強時Rg阻值較小,10腳處于低電平,這時無論有否人體紅外信號,IC1處于不可觸發狀態,2腳則始終處于低電平,雙向可控硅SOR控制極G為低電平,處于截止狀態,燈不亮。只有光線照度低于10cd/m2時,Rg阻值增大,10腳呈高電平時,IC1處于可觸發狀態,此時產品上的紅外探頭只要檢測到人體紅外信號,送至IC1的16腳,經其內部放大鑒幅后,超過鑒幅器窗口電平的信號即啟動延時器,IC1集成塊2腳則轉為高電平,雙向可控硅觸發導通,燈亮。人體在探頭檢測范圍內,則IC1被連續觸發,燈連續亮。直到人離開探頭檢測范圍時,IC1上16腳無觸發信號,IC1上3、4腳R11、C10組成的延時電路其電位漸漸發生改變,2腳電位漸漸變為低電平,雙向可控硅失去觸發導通電壓截止,燈熄滅。延時時間由電阻R11與電容C10大小決定,通常設置為1分鐘左右。紅外探測頭放置時對準探測區,探測距離6米,控制角度在六十度范圍內。
本實用新型還可做出各種不同的變通方式,以上通過由附圖所示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是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容作出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主題的范圍僅限于所描述的實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和變更,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偉,未經何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816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