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工程機械帶先導供油閥的新型先導液壓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81281.3 | 申請日: | 2007-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611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叢坤;蔡政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1/00 | 分類號: | F15B11/00;E02F3/85;B65G65/00;E02F9/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徐豐 |
| 地址: | 610110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程機械 先導 供油 新型 液壓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裝載機、平地機或其他工程機械上的包含先導供油閥的先導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在工程機械中,為工作液壓系統工作的工作泵和為轉向液壓系統工作的轉向泵或其他系統泵源所提供的油壓一般均超過了10Mpa,先導液壓系統的油壓一般要求為3至3.5Mpa。目前,國內高端裝載機等工程機械為了滿足歐三排放要求,需要泵源數量較多,單獨增加一個泵為先導液壓系統工作需要額外增加泵源,增加了成本,如果采用原有的工作泵或轉向泵或其他系統泵源直接供油,由于先導系統壓力低等原因,會影響其他系統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能充分利用工程機械上的現有工作泵、轉向泵或其他泵源為先導液壓系統供油,且油壓既能滿足先導液壓系統要求又不影響共用液壓系統的正常工作的先導液壓系統,采用本實用新型不需額外增加先導液壓系統泵,降低了元件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工程機械帶先導供油閥的新型先導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與工作泵、轉向泵或其他共用泵源聯接的先導供油閥,先導供油閥的出油口與先導閥進油口聯接;所述先導供油閥包括與工作泵或其他共用泵源出油口連接的P1進油口,與轉向泵或其他共用泵源出油口連接的P2進油口,注P1、P2口可同時連接,可只用其中一個油口,另一個堵住不用,第一級梭閥,第二級梭閥,減壓閥,溢流閥,單向閥,電磁鎖止閥和PR出油口;經P1進油口或P2進油口進來的液壓油經第一級梭閥流入第二級梭閥,所述第一級梭閥和第二級梭閥串聯,所述第二級梭閥串聯有減壓閥,所述減壓閥的出油口、溢流閥的進油口和單向閥的出油口并聯;所述單向閥上并列聯接有電磁鎖止閥和位于先導供油閥外部的蓄能器;所述電磁鎖止閥經PR出油口與所述先導閥進油口聯接。
所述梭閥、減壓閥、溢流閥、單向閥和電磁鎖止閥所產生的回油經與所述溢流閥連接的T回油口連接外部油箱。
所述減壓閥的調節壓力為3至3.5Mpa。
所述溢流閥的調節壓力為4.5Mpa。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與其他液壓系統共用的泵源,比如工作泵和轉向泵等的液壓油經P1進油口或P2進油口進入梭閥,流經減壓閥減壓后,壓力降約3.5Mpa左右,減壓閥出油經單向閥進入蓄能器和電磁鎖止閥;工作液壓系統不工作時,電磁鎖止閥不通電,先導閥無壓力油進入,這樣可以防止誤操作先導手柄引起的不安全事故;工作液壓系統工作時,電磁鎖止閥通電,泵源來油經先導供油閥的梭閥、減壓閥、單向閥,再經電磁鎖止閥進入PR出油口,輸入至先導閥進油口,這時扳動先導手柄,工作液壓系統開始動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由于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工程機械上的現有工作泵、轉向泵為先導液壓系統供油,不需要額外增加一個泵,先導液壓系統用油量很小,且不影響其他系統工作,從而減少了泵的數量,降低了元件成本,簡化了連接管路。
2、先導供油閥耐壓高,內置減壓閥,共用的工作泵、轉向泵或其他泵源壓力高于3.5Mpa時也可以使用;且當先導液壓系統不工作時,先導油路基本不消耗流量。
3、集成了電磁鎖止閥,通過電控,可以防止誤操作先導手柄引起安全問題,滿足CE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工程機械帶先導供油閥的新型先導液壓系統,包括與工作泵1、轉向泵2或其他共用泵源聯接的先導供油閥3,先導供油閥3的出油口與先導閥4聯接;所述先導供油閥3包括與工作泵1或其他共用泵源出油口連接的P1進油口5,與轉向泵2或其他共用泵源出油口連接的P2進油口6,注P1、P2口可同時連接,可只用其中一個油口,另一個堵住不用,第一級梭閥7,第二級梭閥7,減壓閥8,溢流閥9,單向閥10,電磁鎖止閥11和PR出油口12;經P1進油口5或P2進油口6進來的液壓油經第一級梭閥7流入第二級梭閥7,所述第一級梭閥7和第二級梭閥7串聯,所述第二級梭閥7串聯有減壓閥8,所述減壓閥8的出油口、溢流閥9的進油口和單向閥10的出油口并聯;所述單向閥10上并列聯接有電磁鎖止閥11和位于先導供油閥3外部的蓄能器15;所述電磁鎖止閥11經PR出油口12與所述先導閥4聯接。所述梭閥7、減壓閥8、溢流閥9、單向閥10和電磁鎖止閥11所產生的回油經與所述溢流閥9連接的T回油口13連接外部油箱14。所述減壓閥8的調節壓力為3.5Mpa。所述溢流閥9的調節壓力為4.5Mpa。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8128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