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層滲透節水型花盆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81242.3 | 申請日: | 2007-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0102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明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明鳴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層 滲透 節水 花盆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盆,尤其是一種可透氣和節約水資源的花盆。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在日常生活經常使用的花盆均是由盆沿、盆壁、盆底構成的花盆,其中的盆壁均為單層,盆底部有溢水孔,人們在給花卉等植物澆水時,是直接將水倒在花盆口處的土壤表面,水在重力作用下向植物的根部滲透,多余地水分從花盆底部的溢水孔流出,采用這種花盆時澆水耗費水量較大,而且此時花盆中土壤的水分已處于過量狀態,不利于花卉等植物的生長,嚴重地甚至造成植物死亡。由于僅有花盆口和溢水孔的土壤表面與空氣接觸,花盆中部的土壤均處于封閉狀態,使得土壤質量降低,這也直接影響了植物的生長。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花盆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層滲透節水型花盆,該花盆不僅可節約水資源,而且具有極高的透氣性,利于植物生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將花盆的盆壁設置為雙層壁體,雙層壁體分為內層壁體和外層壁體,在雙層壁體的中間夾層中有水流通道,在水流通道經過的內層壁體上設有滲水孔,在花盆的盆沿上有注水孔并與水流通道一端相連接,水流通道的另一端與花盆的底部的出水孔相連接。人們在給花盆內的植物澆水時,只需將水倒入注水孔中,水在重力作用下便會沿著花盆壁中的水流通道向下流動,當水經過滲水孔時,便會向盆內發生滲透,土壤即可獲得水分,水流通道內多余的水分則從設在花盆底部的出口孔流出,水流通道內的水流盡后則成為空心狀,滲水孔此時即可起到透氣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降低澆水時的用水量,而且不會因澆水過量導致植物死亡,可以增加花盆內土壤的透氣性,提高土壤質量,為植物的生長創造有利的土壤環境,產品結構簡單,利于推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局部透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案結構示意圖;
圖中代碼說明:1-盆沿;2-注水孔;3-滲水孔;4-外層壁體;5-內層壁體;6-水流通道;7-壁體;8-出水孔;9-盆底;10-溢水孔11-注水通道;12-出水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圖2、圖3、圖4中,將花盆的盆壁設置為由內層壁體(5)和外層壁體(4)構成的雙層壁體,在雙層壁體的夾層中有水流通道(6),在盆沿(1)上設置一個注水孔(2)并與水流通道(6)的一端連接,在水流通道(6)經過的內層壁體(5)上設置有滲水孔(4),水流通道(6)的另一端與設在花盆底部的出水孔(8)連接。水流通道(6)自注水孔(2)向下盤旋至出水孔(8)處,為便于使花盆內的土壤充分獲得水分,可通過改變滲水孔(3)口徑的大小來調整滲透量和改變花盆底部的出水孔(8)口徑的大小來控制水在水流通道(6)中的停留時間長短。
在圖5中,提供了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案,即將水流通道(6)改為垂直形的,在水流通道(6)經過的內層壁上有滲水孔(3),水流通道(6)的上端增加有注水通道(11),注水通道(11)與注水孔(2)連接,在水流通道(6)的下端與出水通道(12)連接,其中,注水通道(11)的口徑大于水流通道(6)的口徑,水流通道(6)的口徑大于出水通道(12)的口徑,這樣就可以使得水在注入后能均勻地流進水流通道(6)中,利于土壤吸收水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明鳴,未經李明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8124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除臭、殺菌、防潮鞋柜
- 下一篇:一種新型煮食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