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下墨分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80270.3 | 申請日: | 2007-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134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蔡成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1/00 | 分類號: | C09D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吳彥峰;徐宏 |
| 地址: | 610000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流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油墨生產用軋墨機的附屬部件,特別適用于三輥軋墨機的下墨分流器。
背景技術
軋墨機是生產油墨的專用設備,三輥軋墨機是其中常用的一種。油墨在軋制過程中,油墨經軋墨機的墨臺流入下方的桶中成瀑布狀,造成空氣帶入油墨中,對使用及存放都有很大的影響,有些油墨在空氣中易發生氧化、返粗、細度不好,影響印刷傳遞性和轉移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軋墨機軋制油墨過程中存在的油墨入桶易將空氣帶入油墨中而使油墨性能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印刷傳遞性和轉移性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安裝在軋墨機的墨臺上,使油墨下流形狀由原來的如瀑布狀變為線狀,能夠有效避免將空氣帶入油墨中,保持油墨性能不變化,不影響印刷傳遞性和轉移性的下墨分流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下墨分流器,由兩條邊上設置有凸沿的三角形平板構成,三角形平板上未設置凸沿的那條邊上設置有截面為U形的固定卡。
所述固定卡的一端固定安裝在三角形平板設置有凸沿的一面,另一端為非固定端,處于三角形平板的另一面上方。
所述固定卡的非固定端上設置有穿過該端并與其螺紋配合的頂緊螺桿。
所述凸沿與三角形平板為一體結構。一體結構便于制造,只要剪切后將凸沿彎折成形即可,而且一體結構也避免了凸沿與三角形平板接合處可能的漏墨點。
下墨分流器安裝在軋墨機的墨臺上,下墨分流器未設置凸沿的那條邊寬度小于墨臺出墨邊的寬度。因安裝時,下墨分流器未設置凸沿的那條邊與墨臺出墨邊重合安裝,如果下墨分流器未設置凸沿的那條邊寬度大于墨臺出墨邊的寬度,則會將油墨擋住,而不能使油墨下流到墨桶內。
本實用新型采用兩條邊上設置有凸沿的三角形平板結構,該兩條凸沿可以對油墨進行分流,使油墨向下流動時被凸沿和軋墨機墨臺的邊沿匯聚成兩條線狀墨流;下墨分流器非設置凸沿的一邊上設置的固定卡可使下墨分流器固定安裝于軋墨機的墨臺上,固定卡非固定端上的頂端螺桿旋緊后可頂在軋墨機的墨臺背面,可進一步加強下墨分流器的安裝牢固度。
可見,采用上述結構的本實用新型,能夠安裝在軋墨機的墨臺上,具有使油墨下流形狀由原來的如瀑布狀變為線狀,能夠有效避免將空氣帶入油墨中,保持油墨性能不變化,不影響印刷傳遞性和轉移性的優點,適用于各種軋墨機上,特別適用于三輥軋墨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標號,1是三角形平板,2是固定卡,3是頂緊螺桿,4是墨臺,5是油墨,6是凸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下墨分流器由兩條邊上分別設置有凸沿6的三角形平板1構成,在第三邊上沒有設置凸沿,而是均勻設置有個截面為U形的固定卡2,固定卡2的一端與三角形平板1的設有凸沿6的一面固定連接,固定卡2的另一端為非固定端,非固定端“懸空”在三角形平板1的另一面(即沒有凸沿6的一面)。固定卡的非固定端還設置有穿過該端并與其螺紋配合的頂緊螺桿3。凸沿6與三角形平板1是一體成形結構,可沖軋成形,也可剪切后彎折成形。
下墨分流器的三角形平板1上沒有設置凸沿6的一邊寬度,比軋墨機的墨臺出墨邊的寬度小。
如圖3所示,下墨分流器安裝在三輥軋墨機的墨臺4上。下墨分流器的三角形平板1上沒有設置凸沿6的一邊與三輥軋墨機的墨臺4的出墨邊平齊,并位于墨臺4的出墨邊的中部,兩邊各留有一處出墨口。下墨分流器通過其固定卡2上的頂緊螺桿3頂在墨臺4的背面,以使其與墨臺4緊固安裝。
如圖3所示,油墨5通過設置了下墨分流器的墨臺4后,被下墨分流器的凸沿6和墨臺4的邊沿分流匯聚成兩條線狀的墨流,通過這種方式流入到墨臺4下方的墨桶中,避免了過去由墨鏟鏟入或將墨桶放置在墨臺下接油墨造成瀑布狀油墨流入,造成將空氣帶入油墨中,使油墨不易存放的問題,而且人工工作量大為減少,大幅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未經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8027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