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拔罐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79234.5 | 申請日: | 2007-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749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潘暢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暢 |
| 主分類號: | A61H7/00 | 分類號: | A61H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世平 |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雙流縣東***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拔罐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種拔罐器。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拔罐器包括罐體以及罐體內的容腔,在使用時,在容腔里面點火使得容腔中的氣體膨脹,放在患者的皮膚上面后,外部大氣壓力大于容腔里面的壓力,大氣壓將罐體牢牢地壓在患者的皮膚上面進行拔罐。而另一種拔罐器包括罐體以及罐體內的容腔,且在外部還設置有一個與容腔相通的擠壓裝置與罐體形成一個吸氣系統,這種擠壓裝置是采用活塞將容腔中的氣體往外面抽,通過活塞的抽氣后,外部壓力大于容腔里面的壓力而將罐體牢牢地壓在患者的皮膚上面。
但是,上面兩種方法存在的缺點是:在對患者不同部位進行拔罐時,其罐體內部的壓力是不一樣的,而采用這種人工操作的方法不能很好地對罐體內部的壓力進行控制,進而不能很好地達到治療的目的;且采用活塞形式的擠壓裝置在抽氣時操作費力,不易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精確控制容腔壓力的拔罐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拔罐器,包括具有容腔的罐體,在罐體上設置有與容腔相通的吸氣裝置形成吸氣系統,在系統的通路中設置有檢測裝置。通過設置的檢測裝置可以對容腔內部的壓力進行檢測,當滿足患者該部位皮膚的要求后,就可以停止抽氣進行治療,這樣就可以使得容腔內部的壓力得到精確的控制,滿足患者各個部位的治療要求。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進一步的是,所述檢測裝置為真空表。通過設置的真空表,使得在吸氣裝置抽氣的過程中可以很精確地測量管路中的大氣壓力,并可以很直觀的看出容腔中的壓力是否達到了最佳的壓力,進而進行控制,使得容腔中的壓力達到治病的最佳效果。
進一步的是,所述吸氣裝置為負壓吸引器。通過設置的負壓吸引器就可以使得通過負壓吸引器將容腔里面的氣體抽出,并在達到一定的壓力之后關閉負壓吸引器,達到自動控制的目的,且操作簡便,使容腔內部的壓力達到治療的最佳效果。
進一步的是,在吸氣裝置與罐體連接的管路上設置有隔氣裝置。通過設置的隔氣裝置,使得可以在容腔的壓力滿足要求之后,用隔氣裝置將吸氣裝置的管路與容腔相互隔開,使容腔內部的壓力不再發生變化,進而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均滿足壓力的要求。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隔氣裝置為單向閥。通過設置的單向閥,使得當關閉吸氣裝置后,氣體不會流入罐體中,而且也可以配套使用,便于更換,降低維護成本。
進一步的是,在吸氣裝置的管路中設置有啟閉裝置。通過設置的啟閉裝置,使得可以在容腔內部的壓力達到設定的壓力之后而啟動啟閉裝置將吸氣裝置的管路關閉,避免負壓吸引器在繼續吸氣的時候將容腔內部的壓力抽得過低而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而啟閉裝置與隔氣裝置同時可以對容腔里面的壓力起到保護作用,進一步保證了容腔里面的壓力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進一步的是,所述啟閉裝置包括包裹有啟閉滑珠的彈性啟閉囊,啟閉滑珠的外徑大于管道的直徑。使得操作起來更為方便,且對管路的密封更為可靠。
進一步的是,所述吸氣裝置與罐體可拆卸連接。通過可拆卸連接,使得外部吸氣裝置便于從罐體上拆卸下來,進而使吸氣裝置對下一個罐體進行抽氣,使一個吸氣裝置對多個罐體壓力進行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的檢測裝置可以對容腔內部的壓力進行檢測,當滿足患者該部位皮膚的要求后,就可以停止抽氣進行治療,這樣就可以使得容腔內部的壓力得到精確的控制,滿足患者各個部位的治療要求。通過設置的隔氣裝置,使得可以在容腔的壓力滿足要求之后,用隔氣裝置將吸氣裝置的管路與容腔相互隔開,使容腔內部的壓力不再發生變化,進而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均滿足壓力的要求。通過設置的啟閉裝置,使得可以在容腔內部的壓力達到設定的壓力之后而啟動啟閉裝置將吸氣裝置的管路關閉,避免吸氣裝置在繼續吸氣的時候將容腔內部的壓力抽得過低而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尤其適合在醫院等醫療場所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皮膚1、罐體2、隔氣裝置3、啟閉裝置4、容腔5、吸氣裝置6、吸氣閥7、負壓吸氣口8、檢測裝置9、彈性啟閉囊10、啟閉滑珠1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暢,未經潘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792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