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精軋軋制線高度調整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77344.8 | 申請日: | 200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206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31 |
| 發明(設計)人: | 謝斌;宗在榮;祝孔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1/16 | 分類號: | B21B3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成 |
| 地址: | 2019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軋軋 高度 調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連軋過程中的精軋設備的輔助工具,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精軋軋制線高度調整裝置,該調整裝置能夠快速、安全的調整軋制線高度。
背景技術
精軋穩定性是熱連軋生產過程中關注的焦點之一,精軋的穩定與否,直接關系到熱連軋產線、產能的發揮以及產品質量的好壞,國內外各鋼鐵企業和科研機構都投入了大量精力來研發用于提高精軋穩定性的新設備和新技術。而軋制線高度的調整是精軋穩定性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其調整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對精軋機架間的軋坯翹扣頭以及秒流量的控制。
目前,常用的軋制線高度調整方法是:在換輥時,根據支承輥和工作輥的輥徑,在下支承輥的底部墊置相應的墊片,從而達到調整軋制線高度的目的。雖然這種方法能有效的調整軋制線高度,但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在支承輥的一個換輥周期內,常常需要更換多對不同直徑的工作輥,而每更換一次工作輥就需要進行一次調整軋制線高度,但是由于墊片墊置于支承輥的底部,支承輥不更換就無法更換相應高度的墊片,增加了工作輥的配輥難度,往往造成軋輥配輥不能滿足要求,直接影響軋制的穩定性;其二,在墊置墊片時,需要通過操作人員采用手工或利用行車更換墊片,工作量較大,不但增加了人力物力,還增加了換輥時間,費時費力,并且由于墊片更換量大,在選擇適當高度的墊片時,常常由于計算錯誤,而發生錯墊墊片,從而引起軋廢等嚴重事故,影響了經濟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軋輥配輥難度大、更換墊片費時費力以及容易出錯導致事故發生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精軋軋制線高度調整裝置,該調整裝置不但能夠快速調整軋制線高度,而且還能夠降低配輥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精軋軋制線高度調整裝置設于精軋機的下支撐輥的底部,并設置在下支撐輥的基座內,包括墊板和驅動部件,兩個相同的墊板分別設于下支撐輥兩側的軸承座的底部,墊板的底部設于下支撐輥的基座表面,墊板的上表面呈階梯狀,其中一個墊板的一端與另一墊板的一端連接固定;驅動部件設于墊板的另一端,并與墊板連接固定。
所述的驅動部件包括液壓缸和推拉桿,液壓缸的一端設有推拉桿,并與推拉桿一端連接,推拉桿的另一端與墊板連接固定。
所述的兩個墊板之間的中心距與下支撐輥兩側的軸承座之間的中心距相等。
所述的液壓缸上還設有位置傳感器。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的精軋軋制線高度調整裝置包括墊板和驅動部件,兩個相同的墊板分別設于下支撐輥兩側的軸承座的底部,墊板的底部設于下支撐輥的基座表面,墊板的上表面呈階梯狀,其中一個墊板的一端與另一墊板的一端連接固定;驅動部件設于墊板的另一端,并與墊板連接固定。在調整軋制線高度時,先將下支撐輥提升,根據調整所需的高度,通過該調整裝置的液壓缸的推拉作用,調整兩個墊板的位置,使下支撐輥兩側的軸承座設置在墊板相應高度的階梯表面上,從而使調整軋制線高度簡單快速、安全可靠,降低了配輥的要求,省時又省力,并且調整精度高,不但避免了軋廢事故的發生,而且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精軋軋制線高度調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調整裝置的結構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調整裝置的工作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的調整裝置的工作狀態的右視圖;
圖5是圖3中A部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7734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放電燈
- 下一篇:用于控制內燃機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