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動態過冷水循環制冰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74217.2 | 申請日: | 2007-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680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章學來;何永豐;張君瑛;呂磊磊;楊培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事大學;廣州貝龍環保熱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C1/00 | 分類號: | F25C1/00;F24F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開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征旦 |
| 地址: | 200135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態 過冷 水循環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二元冰的制冰系統,特別是一種動態過冷水循環制冰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二元冰的制冰系統,普遍采用低溫制冷機組先制冷乙二醇,然后由乙二醇作為制冷劑與水進行冷量交換,使水吸收冷量產生相變,生成具有流動性的二元冰,供空調用戶使用。這種制取二元冰的過程,存在著二次冷量交換造成制冰系統結構復雜和二次冷量交換損失,系統能耗高制冰效率低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一次冷量交換損失少能耗低,制冰效率高的動態過冷水循環制冰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低溫制冷機組與過冷熱交換器相連,過冷熱交換器與制冰發生器相連,制冰發生器與蓄冰槽相連。系統工作時,由低溫制冷機組提供的冷量,使流經過冷熱交換器的水,在獲取冷量后變成過冷水(低于0℃仍然保持液態狀),然后,過冷水在循環水泵的作用下,流經制冰發生器,消除過冷水的過冷狀態,相變生成冰水混合物,即冰晶狀流動二元冰,流向蓄冰槽存儲,供空調用戶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動態過冷水循環制冰系統結構組成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動態過冷水循環制冰系統的結構組成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低溫制冷機組1與過冷熱交換器2相連,過冷熱交換器2與內部安裝電磁機械振動器的制冰發生器3相連,制冰發生器3與蓄冰槽4相連,蓄冰槽4經循環水泵7與過冷熱交換器2相連。當系統工作時,低溫制冷機組1的制冷工質向過冷熱交換器2提供冷量,在循環水泵7的作用下,流入過冷熱交換器2的水吸收冷量被冷卻達到過冷狀態,即低于0℃的液態流動過冷水。于是,過冷水在流入制冰發生器3后,受制冰發生器3內部安裝的電磁機械振動器作用,失去相態的平衡,解除過冷水的過冷狀態,相變生成冰水混合物,形成冰晶狀的二元冰流入蓄冰槽4,由蓄冰槽4向空調用戶5提供二元冰。8為水泵,將供應空調用戶5的二元冰釋冷融化后形成的水回送至蓄冰槽4。而蓄冰槽4中的水,則在循環水泵7的作用下,回送至過冷熱交換器2,進行循環連續制取二元冰。
實施例:
參見圖2,冷凝器9、壓縮機10、過冷熱交換器13的外管經管道連結組成低溫制冷機組,于是低溫致冷劑流經過冷熱交換器13的外管與流經過冷熱交換器13內管的水進行逆向換熱和冷量交換,使水被冷卻達到過冷狀態,即低于0℃的液態流動過冷水。11為熱力膨脹閥,12為傍通電磁閥,用來保護低溫制冷機組的正常工作和防止過冷熱交換器13內管冰堵現象出現。15為制冰發生器,其內置電磁機械式振動器,將流入制冰發生器15的過冷水,消除過冷狀態,使其失去相態平衡相變成冰水混合物,形成冰晶狀二元冰,被儲存在蓄冰槽18中。16為循環水泵,將蓄冰槽18中由空調用戶19釋冷融化二元冰后形成的水,回送至過冷熱交換器13內管,進行循環連續制取二元冰。17為電加熱器,用來融化消除再次進入過冷熱交換器13前管道中含有的微小冰晶,防止堵塞過冷熱交換器13內管。為保證系統的正常工作,動態過冷水循環制冰系統管路中,可設置多點的溫度、壓力、及流量的檢測點,用于實時監控和自動調整系統的工況。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動態過冷水循環制冰系統結構簡單,一次冷量交換損失少、能耗低、制冰效率高,是二元冰制冰系統的發展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事大學;廣州貝龍環保熱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海事大學;廣州貝龍環保熱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7421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功能保健床墊
- 下一篇:一種定向強關式抽油泵固定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