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第三剎車燈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73914.6 | 申請日: | 2007-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205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嘉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嘉燁 |
| 主分類號: | F21S8/10 | 分類號: | F21S8/10;F21V8/00;F21V7/10;F21W101/14;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余明偉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第三 剎車燈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車燈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經濟且高效能的第三剎車燈結構。
背景技術
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無需使用玻璃、汞或有毒氣體,不但環保且反應速度快、壽命長且可靠度高,其應用于汽車第三剎車燈(或稱高位剎車燈——Center?highmounted?stop?lamp,CHMSL)不但可以提高行車安全還可以降低汽車維修成本,但因為LED屬于點光源,其第一代技術需要76個紅色的發光二極管才能獲得與2、3個白熾燈相當的性能,使得發光二極管的使用不具成本優勢,第二代技術所需的發光二極管數目已減少到48個,而目前技術已可將這個數目進一步減少到10~20個,圖1為目前市面上的第三剎車燈結構10,其系使用10個以上的發光二極管(14,16)作為光源,然若第一發光二極管14不亮,僅剩第二發光二極管16發光,會使得第三剎車燈結構10發光不均,而跟白熾燈相比較,發光二極管發光時雖不會產生高熱卻也不能耐熱,若發光二極管溫度提高會降低其壽命,因此假使第三剎車燈使用的發光二極管數目較多或密度較高,仍無可避免地降低其使用年限。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困擾,提出一種第三剎車燈結構,以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使用較少的發光二極管即可均勻發光的第三剎車燈結構。
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系提出一種第三剎車燈結構,包括兩端分別設有發光二極管的導光管和包覆導光管的殼體,導光管側邊具有無機導光涂料,殼體具有反光層并與導光管兩端相連接,而反光層沿該導光管周緣設置且位于該無機導光涂料的背面,使發光二極管的光線藉由導光管的散射或是無機導光涂料和反光層的反射出去。
優選地,該殼體為長條形。
優選地,該導光管為長條形。
本實用新型使用少數的發光二極管光源配合具有無機導光涂料的導光管及具反光層的殼體即可均勻發光,能夠減少使用發光二極管光源的數目、延長發光二極管使用壽命及節省能源,進而提高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底下藉由具體實施例配合附圖詳加說明,以便更容易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的功效。
圖1為現有的第三剎車燈的立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剖視圖。
10??現有第三剎車燈結構
12??殼體
14??第一發光二極管
16??第二發光二極管
20??本實用新型第三剎車燈結構
22??殼體
221?上蓋
221a透光面
222?下蓋
222a開口
222b反光層
24??導光管
24a?嵌接部
24b?無機導光涂料
26??發光二極管
26a?接腳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第三剎車燈結構,其利用具有反光層的殼體及側邊具有無機導光涂料、兩端設有發光二極管的導光管,充分運用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而均勻發光。
如圖2、圖3及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三剎車燈結構20包括殼體22、導光管24及發光二極管26,殼體22與導光管24均為長條形;而殼體22由上蓋221與下蓋222相互卡固而組成,導光管24為透明的塑料材質,其位于殼體22的內部且其兩端分別連接固定于下蓋222的兩側;導光管24兩端設有嵌接部24a,用以嵌設發光二極管26,下蓋222兩端的開口222a則可讓發光二極管26的接腳26a通過而連接到電源裝置(圖中未示出),另外,導光管24的側邊涂有無機導光涂料24b,下蓋222內側具有反光層222b,反光層222b沿導光管24的周緣設置且位于無機導光涂料24b的背面,上蓋正面則具有透光面221a。
因此發光二極管26發出的光線經該導光管24散射及無機導光涂料24b反射,而使導光管24均勻發光,再利用反光層222b將導光管24發出的光線聚集反射后由透光面221a射出,使第三剎車燈結構20僅需使用少數的發光二極管26即可均勻發光,減少發光二極管26的使用數目,可節省用電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嘉燁,未經吳嘉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739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菌種粉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利用自然風力的室內通風和清掃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