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動機排氣顆粒部分稀釋取樣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73762.X | 申請日: | 2007-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506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偉浩;張旭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20 | 分類號: | G01N1/20;G01N1/22;G01N1/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月珍 |
| 地址: | 2002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排氣 顆粒 部分 稀釋 取樣 系統 | ||
1.一種發動機排氣顆粒部分稀釋取樣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發動機的排氣管有一段區域為不彎曲的直管段;
一排氣取樣探頭,置于所述直管段內的管向中心線位置,是一端為開口的管子,該開口端是發動機排放顆粒的取樣口,該取樣口面向排氣管上游,以排氣取樣探頭的取樣口為界限,面向該取樣口的直管段為上游段,背向該取樣口的直管段為下游段;
一空氣過濾器,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
一稀釋風道,與所述空氣過濾器連接,所述空氣過濾器過濾后的空氣作為稀釋風道內的稀釋用空氣;
一排氣傳輸管,輸入端與所述排氣取樣探頭的出口端連接,出口端連接所述稀釋風道,并穿過所述稀釋風道的管壁于該稀釋風道的管內徑中心處直角轉彎向該稀釋風道的下游方向延伸成一段節流段,該節流段的出口端為開口端,從該節流段的出口端流出發動機排放顆粒;
一節流裝置,置于所述稀釋風道內壁的所述節流段的出口端,該節流裝置的中心處有孔洞,該孔洞對準所述節流段的出口端,該孔洞的直徑大于所述節流段出口端的口徑,在此形成稀釋用空氣以及發動機排放顆粒的出氣口;
一離心風機,置于所述稀釋風道的下游的終端處,使所述節流裝置的孔洞處形成真空度,從而將所述發動機排氣管的直管段中發動機排放顆粒通過所述排氣取樣探頭及所述排氣傳輸管抽吸入所述稀釋風道內;
一稀釋后顆粒取樣管,從所述稀釋風道的下游近終端處引出,該稀釋后顆粒取樣管在所述稀釋風道內的一端延伸到該稀釋風道內的管向中心處直角轉彎向稀釋風道的上游方向延伸成一段端口開口的稀釋后顆粒取樣頭,開口端為稀釋后的發動機排放顆粒的取樣口,該稀釋后顆粒取樣管的另一端連接一顆粒數量分析儀,測量稀釋后的發動機排放的顆粒數量和粒度分布;
一CO2分析儀,通過一根傳輸空氣中CO2的傳輸管與所述稀釋風道于接近空氣過濾器處連接;通過一根傳輸發動機排放顆粒中CO2的傳輸管與所述排氣傳輸管連接;通過一根傳輸稀釋后顆粒中CO2的傳輸管與所述稀釋風道于接近稀釋后顆粒取樣頭處連接,以此,該CO2分析儀通過對空氣中CO2、發動機排放顆粒中CO2以及稀釋顆粒中CO2的測試后計算出稀釋風道中的發動機排放顆粒的稀釋比,從而測得發動機排放顆粒數量和粒度分布的實際數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排氣顆粒部分稀釋取樣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氣管的直管段的長度為所述直管段的管內徑的9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排氣顆粒部分稀釋取樣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段的長度為所述直管段的管內徑的6倍,所述下游段的長度為所述直管段的管內徑的3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排氣顆粒部分稀釋取樣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氣管的直管段的管內徑與所述排氣取樣探頭的管管內徑比大于4,其中所述排氣取樣探頭的管內徑最小為4m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排氣顆粒部分稀釋取樣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釋風道的管內徑不大于200mm,當所述稀釋風道管內徑采用大于75mm時,稀釋風道的壁厚與管內徑之比大于0.025;當所述稀釋風道管內徑采用等于或小于75mm時,所述稀釋風道壁厚不小于1.5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排氣顆粒部分稀釋取樣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節流裝置采用有中心孔的孔板或采用文氏管。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排氣顆粒部分稀釋取樣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釋后顆粒取樣頭的取樣口到所述節流段的出口端的距離最小為所述稀釋風道管內徑的10倍。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排氣顆粒部分稀釋取樣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釋風道內的雷諾數不低于40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未經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7376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