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絕緣層為氟塑料的同軸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72929.0 | 申請日: | 200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800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根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根順 |
| 主分類號: | H01B11/18 | 分類號: | H01B11/18;H01B3/30;H01B7/1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煒 |
| 地址: | 200122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絕緣 氟塑料 同軸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同軸電纜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絕緣層為發泡氟塑料(FEP)的同軸電纜技術。所述同軸電纜為通信用電纜,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數字傳輸的50歐姆基帶電纜和用于數字傳輸的75歐姆電纜,所述同軸電纜主要用于有線電視(CATV)網和局域(總線型以太)網。
背景技術
普通的通訊用的同軸電纜一般絕緣層為聚乙烯(PE)材料,但聚乙烯不耐高溫也不耐嚴寒,在如航天、深海、極地考查等惡劣環境中無法使用,目前在惡劣環境中使用的是絕緣層為氟塑料(FEP)的同軸電纜,由于氟塑料同軸電纜的絕緣層一般采用實芯材料的氟塑料作為填充介質,使氟塑料同軸電纜的傳輸特性(單位重量,傳輸損耗率,傳輸帶寬等)受到嚴重影響,同軸電纜的單位長度比較重,數據傳輸的衰減大,傳輸信號帶寬窄,信號傳輸距離小,影響了氟塑料同軸電纜在惡劣環境中的廣泛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單位重量輕,傳輸損耗率小,傳輸信號帶寬高,信號傳輸距離長的絕緣層為氟塑料(FEP)的同軸電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絕緣層為氟塑料(FEP)的同軸電纜,從纜芯由內至外依次包括導體、氟塑料的絕緣層、屏蔽(導體)層、護套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塑料絕緣層為發泡氟塑料絕緣層;
進一步的,所述屏蔽層由金屬薄膜纏繞層和金屬絲編織網層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屏蔽層由內至外依次為金屬薄膜纏繞層、金屬絲編織網層、金屬薄膜纏繞層和金屬絲編織網層。
利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絕緣層為氟塑料的同軸電纜,由于同軸電纜的氟塑料絕緣層采用物理的發泡結構,減輕了同軸電纜的單位重量輕,降低了同軸電纜的傳輸損耗率,特別是高頻的傳輸損耗率,提高了同軸電纜的傳輸信號帶寬,增加了同軸電纜的信號傳輸距離,從而改善了氟塑料同軸電纜的傳輸特性,使其能在惡劣環境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絕緣層為氟塑料的同軸電纜的軸向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本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相似結構及其相似變化,均應列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說明書氟塑料(FEP)是指包含有單體成份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的塑料,所述單體成份包含四氟乙烯(TFE)和六氟丙烯(HFP)。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絕緣層為氟塑料的同軸電纜,從纜芯由內至外依次包括導體1、氟塑料的絕緣層2、由金屬薄膜纏繞層31和金屬絲編織網層32組成的屏蔽層、護套層4,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塑料絕緣層為發泡氟塑料絕緣層。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屏蔽層由內至外也可以依次為金屬薄膜纏繞層、金屬絲編織網層、金屬薄膜纏繞層和金屬絲編織網層。
發泡氟塑料(FEP)的同軸電纜的生產方法:采用歐洲諾基亞公司的XXXX型號的發泡擠出機,在高溫200-300DC的溫度下將FEP原料進行溶化,同時注入高壓氮氣,導體通過放線裝置勻速進入發泡擠出機和溶化了的FEP原料進行結合,在擠出機出口進行膨脹發泡。擠出機發泡的FEP和導體進入冷卻裝置定型,后續有收線裝置,計米裝置,電子監測裝置,實現FEP的發泡工藝的生產。發泡芯線生產完成后進行編制屏蔽的生產,然后進行護套工藝的生產,最后打包出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根順,未經王根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729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