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軋輥水冷冷床防水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72751.X | 申請日: | 2007-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8243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9 |
| 發明(設計)人: | 胡學雄;李振剛;唐根新;楊東勇;陶軍;陸永豐;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43/00 | 分類號: | B21B43/00;B08B1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成 |
| 地址: | 2019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軋輥 水冷 冷床 防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軋輥冷卻設備,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軋輥水冷冷床防水裝置,該防水裝置能夠有效防止冷卻水霧化后的擴散。
背景技術
在鋼材熱軋過程中,為了提高鋼材表面質量以及軋制節奏,必須對軋輥進行快速及時冷卻,目前一般采用軋輥離線水冷冷床對軋輥進行快速冷卻,將下機后的軋輥放在水冷冷床上,通過水冷冷床上的霧化式噴嘴向軋輥噴水冷卻,使軋輥溫度下降至常溫后再對軋輥進行磨削,使軋輥磨削后直至上機前表面保持良好的精度及輥型。霧化式噴嘴的使用具有使軋輥整體溫度均勻降低的效果,但是,由于一般下機后軋輥的溫度在80度左右,霧化式噴嘴噴射冷卻水的力度較強,在冷卻水與軋輥表面高溫進行冷熱交換過程中,冷卻水被霧化并不斷擴散面積和高度,通常會在軋輥離線水冷冷床的上空及周邊產生大量霧化的冷卻水,冷卻水霧化后的高度可達30米左右,周邊影響距離可達15米左右,嚴重腐蝕周圍廠房鋼結構、損壞機床及照明燈等設備,同時行車經過軋輥水冷冷床上方,霧化冷卻水不可避免的黏附在行車操作室的玻璃外表面,使行車下方的能見度下降,操作人員無法準確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采用普通的非霧化式噴嘴噴射冷卻水進行冷卻,雖然水霧現象得到了解決,但是軋輥整體冷卻效果卻大大的降低了,同樣是冷卻兩個小時,霧化式噴嘴可使軋輥整體輥溫均勻的降低到磨削溫度范圍,但是普通的非霧化式噴嘴卻不能達到均勻冷卻軋輥的目的,冷卻后的軋輥輥面存在著幾段不同的溫度,導致磨削后存在軋輥磨削曲線變形等現象。
因此,需要一種軋輥水冷冷床防水裝置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冷卻水霧化后擴散范圍大,對廠房、設備造成損壞以及降低能見度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軋輥水冷冷床防水裝置,該防水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但能夠防止冷卻水霧化后的擴散,而且還能自動控制防水裝置的打開和收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軋輥水冷冷床防水裝置包括:
框架,框架進一步包括支撐桿和上支架,支撐桿為伸縮式,分別設于框架的兩側,支撐桿下端均設有鏈輪;上支架設于框架的上端,并與支撐桿上端連接固定;
防水罩,套在上支架上,并覆蓋整個框架。
所述的上支架為圓弧型結構。
所述的防水罩為搭扣式防水罩。
所述的防水罩的材料為非透明防水布。
該防水裝置還包括驅動電路,驅動電路進一步包括:
吸合開關,一端連接到外部電源,另一端連接到電動機;
模塊繼電器,模塊繼電器的線包連接到外部電源,模塊繼電器的開關設置在零線上,一端連接到吸合開關,另一端連接到電動機;
電動機,一端連接到吸合開關的一端。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的軋輥水冷冷床防水裝置包括框架,框架進一步包括支撐桿和上支架,支撐桿為伸縮式,分別設于框架的兩側,支撐桿下端均設有鏈輪;上支架設于框架的上端,并與支撐桿上端連接固定;防水罩,套在上支架上,并覆蓋整個框架。該防水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將防水罩完全覆蓋軋輥水冷冷床后進行軋輥冷卻,既不影響軋輥的冷卻效率,而且還能防止冷卻水霧化后的擴散,避免了廠房和設備的腐蝕,增加了廠房和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提高了能見度,保證了生產安全;并且通過電動機驅動鏈輪移動,使支撐桿自動伸縮,以及通過吸合開關控制電動機的轉動軸的轉動方向,從而控制鏈輪移動的方向,使該防水裝置能夠自動打開和收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軋輥水冷冷床防水裝置的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水裝置的驅動電路原理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軋輥水冷冷床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727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