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燃氣再燃燃燒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71604.0 | 申請日: | 200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5367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30 |
| 發明(設計)人: | 仇中柱;潘衛國;任建興;王文環;李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力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3C9/06 | 分類號: | F23C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吳寶根 |
| 地址: | 200090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氣 再燃 燃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氣燃燒器,尤其是一種爐內再燃燒的燃燒器。
背景情況
當前人類面臨著資源、環境與人口三大問題,近年來能源造成的環境問題相當嚴重。其中氮氧化物是污染大氣的主要有害物質之一。我國能源以煤為主,燃煤所產生的大氣污染物占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比例較大,其中氮氧化物占67%。
再燃燒技術屬于低NOx的燃燒技術。再燃燒技術(ReburningTechology)也稱為爐內燃料分級(區)燃燒技術。即把爐膛分成主燃燒區、再燃區、燃盡區三個區,將80%-85%的燃料送入主燃燒區,在過量空氣系數α>1的條件下燃燒并生成NOx,送入主燃燒區的燃料稱為主燃料,主燃燒區有過量空氣,為氧化性氣氛。其余15%-20%的燃料送入處于主燃燒區上部的再燃燒區,在α<1的條件下形成很強的還原性氣氛,使得在主燃燒區中生成的NOx在再燃燒區內被還原成氮分子(N2),送入再燃區的燃料稱再燃燃料,在再燃區中不僅已生成的NOx得到還原,同時還可抑制新的NOx生成,使NOx的排放濃度進一步降低。最后,燃燒產物進入燃盡區,送入燃盡風(OFA),達到最終完全燃燒目的。燃盡過程中會重新生成少量的NO,但總的來看,使用爐內再燃燒技術后,煤粉爐最終NOx排放量可在主燃燒區采用低NOx燃燒器降低NOx生成量的基礎上,再減少50%-70%的排放量。因此,采用該技術,使NOx排放量控制在200mg/Nm3以下是可以實現的。
大量的研究表明:各種碳氫化合物氣體燃料如天然氣是目前效果較好、應用最廣的再燃燃料。
現有的再燃燃燒器,由于大型電站鍋爐爐膛容積大,而再燃燃料流量小,無法使再燃燃料具有足夠的動量,在爐膛內形成強烈擾動,充分均勻地分布在再燃區內,以保證再燃降低NOx。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要解決再燃燃燒器再燃降低NOx排放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燃氣再燃燃燒器,該燃氣再燃燃燒器可以保證再燃燃料與上游來的煙氣充分、均勻混合,保證再燃降低NOx排放的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燃氣再燃燃燒器,包括殼體、燃氣接頭、法蘭,其特點是:殼體內置有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由漸縮段、混合段、擴壓段組成,殼體和文丘里管之間形成燃氣腔體,在文丘里管的混合段上游與漸縮段接合處設有一個進氣環,燃氣氣腔體中的燃氣從進氣環進入文丘里管與高壓水蒸氣混合。
燃氣接頭設置在文丘里管的混合段所處殼體的上面;法蘭設置在文丘里管的漸縮段開口處和殼體前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燃氣再燃燃燒器結構簡單、牢固、耐用、壽命長;文丘里管產生的負壓使得燃氣再燃燃燒器燃氣壓力適用范圍廣,供應高、中、低壓燃氣均可運行;高壓水蒸氣載體可以保證再燃燃料與上游來的煙氣充分、均勻混合,保證再燃降低NOx排放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燃氣再燃燃燒器,包括殼體1、燃氣接頭3、法蘭4、文丘里管2。
殼體1圍繞在文丘里管2的外面,殼體1和文丘里管2之間為燃氣腔體5。文丘里管2由漸縮段6、混合段7、擴壓段8組成。在混合段7的上游與漸縮段6接合處,有一個進氣環9,燃氣通過燃氣接頭3進入燃氣腔體5中,然后從進氣環9進入文丘里管2與高壓水蒸氣混合。
燃氣接頭3設置在文丘里管2的混合段7所處殼體1的上面;法蘭4設置在文丘里管2的漸縮段6開口處和殼體1前端。
燃氣再燃燃燒器用耐熱合金鋼制作。燃氣再燃燃燒器結構簡單、牢固、耐用、壽命長;文丘里管產生的負壓使得燃氣再燃燃燒器燃氣壓力適用范圍廣,供應高、中、低壓燃氣均可運行。
本實用新型以高壓水蒸汽為載體,靠燃燒器的結構把再燃燃料與水蒸氣均勻混合,利用高壓水蒸氣的動量在鍋爐內產生強烈擾動,可以保證再燃燃料與上游來的煙氣充分、均勻混合,保證再燃降低NOx排放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力學院,未經上海電力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716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燃機尾氣過濾器
- 下一篇:電動搗固鎬上的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