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裝置殼體的鎖合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70769.6 | 申請日: | 2007-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400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傳樓 | 申請(專利權)人: | 環達電腦(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5/02 | 分類號: | H05K5/02;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436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裝置 殼體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特別是指用于將電子裝置殼體的外殼設置于該電子裝置殼體主體框架上的鎖合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今是信息多媒體的時代,無庸置疑地電腦對現在的人類而言幾乎已成為生活與工作中的必需品之一,無論服務器、工作站、桌上型電腦或筆記本電腦,甚至工業用電腦,在一般人生活與工作之中,電腦漸漸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桌上型電腦大致可分為主機部分、顯示器及接口設備。其中,主機部分還包括有電腦機殼,而電腦機殼的內部配設有主機板、中央處理單元及內存等電子零組件及硬盤與光驅等儲存裝置。通常該計算機機殼包括一主體框架及設置于該主體框架上的外殼,其中該主體框架通常為具有較高機械強度的機構件設置成,構成支撐計算機主機板等其它組件的主體部分,而外殼通常是由薄型板材沖壓成,用以將該主體框架封閉,以達到將計算機主機板等其它電子組件封閉于該計算機機殼內部,以達到防塵及防電磁干擾的目的,但現有的外殼與該主體框架的設置方式多為卡扣與螺絲鎖合的方式,其通常在外殼上沖設多個翼片,而在主體框架對應設有拱形卡扣架,通過該翼片插接至該拱形卡扣架中而令二者設置在一起,并且為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因振動而令翼片從拱形卡扣架中脫離,業界通常還在該主體框架與外殼邊緣設置螺孔,通過螺絲而將二者牢固鎖合在一起,此種方式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于其必需利用手工具(如十字起)才能將外殼固定于主體框架上或將外殼由主體框架上拆裝下。此外,為了能穩固地將外殼固定于主體框架上,螺絲的數目通常為多個,故在組裝或拆卸外殼時,需將該些螺絲一一鎖上或卸下,如此將導致外殼的拆裝工作耗時且費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殼體的鎖合結構,以解決現有的將電子裝置殼體的外殼設置于該電子裝置殼體主體框架上的鎖合結構需用螺絲鎖合而產生的拆裝工作耗時且費力的缺陷。
依據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電子裝置殼體的鎖合結構,用于將電子裝置殼體的外殼設置于該電子裝置殼體的主體框架上,該主體框架包括相對的側板及設于這些側板底部的底板,該外殼覆蓋于主體框架上,包括二相對的擋板及連接該擋板的連接板,該鎖合結構包括:
一彈性卡扣件,該彈性卡扣件包括一板狀主體部,該主體部一端固定于該主體框架一側板在該電子裝置殼體內部的表面上,并且該主體部與主體框架側板相貼靠的表面凸出設有一擋塊,該擋塊從該側板設置的一開口凸出該側板背離該電子裝置殼體內部的表面;
一卡槽,設置于該電子裝置殼體的外殼上,與該擋塊相卡扣;
卡孔,設置于該主體框架底板上;
卡鉤,設置于外殼的連接板,與卡孔相對應并卡扣于該卡孔邊緣。
依據上述主要特征,該主體部另一端設有一卡持肋,而該主體框架側板對應該卡持肋末端設有第一定位片,與該卡持肋末端卡扣。
依據上述主要特征,該彈性卡扣件主體部一端沿側板平面凸出設有二間隔的固定翼片,該二固定翼片末端及該側板對應位置設有螺孔,該彈性卡扣件通過螺絲穿過該螺孔而鎖固在該側板上。
依據上述主要特征,該主體框架側板對應該卡持肋與主體部連接的一側設有第二定位件,與該第一定位片對應,并與卡持肋邊緣抵靠,防止該卡持肋末端從第一定位片脫離。
依據上述主要特征,該主體框架側板鄰近容設擋塊的開口設有一卡扣架,相應的該電子裝置殼體的外殼在卡槽一側對應設有一定位翼片。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該電子裝置殼體主體框架的一側板上設置一彈性卡扣件,通過在該彈性卡扣件一表面設置一擋塊及在該電子裝置殼體的外殼對應設置卡槽,如此在將外殼設置于該主體框架上后,利用該擋塊與該卡槽卡扣及該卡鉤與卡孔卡扣,從而將該外殼穩固設置于該主體框架上,此種結構不需要利用螺絲將外殼與該主體框架鎖合,從而利于組裝與拆卸。
為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構造特征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本實用新型電子裝置殼體的鎖合結構的電子裝置殼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另一角度的視圖。
圖3為實施本實用新型電子裝置殼體的鎖合結構的電子裝置殼體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圖3另一角度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環達電腦(上海)有限公司,未經環達電腦(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707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吸塵器
- 下一篇:軸承外徑尺寸挑選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