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輪機低直徑汽封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69233.2 | 申請日: | 2007-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2507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袁鷹;彭喜忠;吳仕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D11/00 | 分類號: | F01D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鄭明輝 |
| 地址: | 20024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輪機 直徑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輪機汽封結構。
背景技術
汽輪機的汽封根據安裝部位的不同分為端部汽封、隔板汽封和葉片汽封。隨著近年來對汽輪機葉型的改進設計,通流級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但級間漏汽也是制約機組內效率的關鍵因素,合理的汽封結構對提高機組性能有很大幫助。
目前大型汽輪機中應用最廣泛的多為非接觸式迷宮汽封,汽封一般有幾組汽封齒與轉子的高低齒或平臺構成多個噴嘴和汽室,當蒸汽流過這些汽室時,壓力逐漸降低到汽封后的壓力。當壓差一定時,蒸汽的泄漏量直接與齒數、間隙和直徑有關。
在汽輪機的高壓部分,缸內汽壓高,為減少漏汽,一般設置多道汽封,普遍采用高低齒式汽封或鑲嵌式汽封。在低壓端,一般采用平齒式或齒間距較大的高低齒汽封,以適應較大的差脹要求。如現有的汽輪機低壓末級和次末級汽封采用在隔板內環7內徑處開槽裝有汽封環8,參見圖1,由于隔板內徑大,與轉子6的配合要求高,汽封通流直徑大,其級間漏汽量相對也大;尤其對于大容量機組,導致機組效率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輪機低壓末級和次末級低直徑汽封,該低直徑汽封可減少汽封通流直徑,減少級間漏汽量,提高機組效率。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汽輪機低直徑汽封,包括轉子和裝于隔板內環上的汽封環,轉子上有凹坑與汽封環相對應,其特征是:隔板內環上開有凹槽裝有汽封板,汽封板內徑上開有凹槽,汽封板凹槽內安裝汽封環。
所述隔板按水平中分面分為上下兩半,汽封板也相應分為上下兩半。
所述汽封環被分割成多個弧段組成一圈;汽封環背面裝有彈簧后裝入汽封板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隔板內徑與汽封環之間加裝汽封板,可以減少汽封通流直徑,減少級間漏汽量,從而提高機組效率;并且通過低直徑汽封,汽封處轉子直徑可以在較大的范圍內調節,對改善汽輪機機組軸系的振動特征有利,并可減輕轉子重量,降低機組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汽輪機低壓末級和次末級汽封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汽輪機低直徑汽封應用于汽輪機低壓末級和次末級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汽輪機低直徑汽封示意圖。
圖中:1隔板外環,2靜葉片,3隔板內環,4汽封板,5汽封環,6轉子,7原隔板內環,8原汽封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3,一種汽輪機低直徑汽封,包括轉子6和裝于隔板內環3上的汽封環5,轉子6上有凹坑與汽封環5相對應;隔板內環3上開有凹槽裝有汽封板4,汽封板4內徑上開有凹槽,汽封板4凹槽內安裝汽封環5。隔板1、3按水平中分面分為上下兩半,汽封板4也相應分為上下兩半;水平中分面處要有密封措施,防止中分面漏汽。汽封環5可整圈車制,再被分割成多個弧段組成一圈,再裝入汽封板4凹槽內。汽封環5背面裝有彈簧后裝入汽封板4凹槽內,這樣使得汽封環5可以退讓,一旦遇到汽封環5與轉子6碰觸時,汽封環5可在汽封板4槽內向外退讓。
參見圖2,將本實用新型汽輪機低直徑汽封應用于汽輪機低壓末級和次末級,并與轉子6配合使用。該低直徑汽封由于增加了汽封板4,可以減少汽封通流直徑,相當于減少了汽封面積,在保證徑向間隙的前提下,能夠減少級間漏汽量,從而提高機組效率;并且通過低直徑汽封,汽封處轉子直徑可以在較大的范圍內調節,對改善汽輪機機組軸系的振動特征有利,并可減輕轉子重量,降低機組的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692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