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繼電器機箱密封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69110.9 | 申請日: | 2007-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807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燕武;張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一開電氣集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45/02 | 分類號: | H01H4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亞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 |
| 地址: | 201700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繼電器 機箱 密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繼電器機箱密封結構涉及繼電器保護結構,尤其是一種繼電器外殼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國內繼電器保護行業中,保護裝置機箱的制造總是慣用單片螺釘的連接方式。這種方式用于小型機箱尚可,但是一旦遇到高壓及環境惡劣、磁場干擾較大的情況下,就會使保護裝置變形,密封機構遭到破壞,甚至造成很大的事故隱患。
為了有效地防止此類事情的發生,一些廠家采用增加機箱板材厚度的方法,但由于沒有從根本上對機箱結構進行改進,使得應用仍然受到限制。先進的國內外廠家則采取了機箱一片式結構來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效果明顯但卻大大增加了開模的費用,不易于在國內廣泛推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提高繼電器機箱本身穩定性和可靠性的密封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繼電器機箱密封結構,包括上下左右四塊機板、前窗和后側板,其中,在所述前窗的四周設有一楔套,該楔套前端設有嵌位部,后端設有楔套部,所述的嵌位部嵌裝操作面板,楔套部與上下左右機板合鉚楔套。在增加機箱板材厚度的前提下,并用合鉚楔套的方法固定了機箱的整體,穩定性及可靠性大大提高。
所述的楔套部由上、下、左、右四插板構成,上、下插板楔套于上、下機板外側并與機板固接;左、右插板楔套于左、右機板內側并與機板固接。采用插板與楔套連接,大大提高了密封性能。
所述的嵌位部底部設有擋塊,擋塊上設有定位操作面板的定位孔。
上下機板內側設有內部槽道。內部槽道用于定位機箱內的線路板。
所述的操作面板與楔套嵌位部表面連成一平面。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在提高機箱本身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并用合鉚楔套的方法固定了機箱的整體連接,提高了機箱本身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加強了密封性能;
2、上、下機板上直接設有內部槽道,簡化結構;
3、保證了機箱在運輸、安裝和使用中的安全可靠性;
4、對抵抗外部惡劣環境,如潮濕等,以及抗磁場干擾性能大大增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楔套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A-A的剖視圖。
圖6為B-B的剖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上、下機板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號說明
1—前窗???????????????????2—楔套
21—嵌位部????????????????211—擋塊
212—定位孔???????????????22—楔套部
221,221’—上、下插板????222,222’—左、右插板
3,3’—上、下機板????????31,31’—內部槽道
4,4’—左、右機板????????5—操作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俯視結構示意圖和圖3側視結構示意圖所示,一種繼電器機箱密封結構,包括上、下機板3,3’,左、右機板4,4’,前窗1和后側板,所述的前窗1四周設有一楔套2。
請參閱圖4本實用新型楔套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5俯視圖和圖6側視圖所示,所述的楔套2前端設有嵌位部21,后端設有楔套部22,所述的嵌位部21嵌裝操作面板5,楔套部22與上下左右機板2,2’,3,3’合鉚楔套。
所述的楔套部22由上、下插板221,221’和左、右插板222,222’構成,上、下插板221,221’楔套于上、下機板3,3’外側并與機板3,3’固接;左、右插板222,222’楔套于左、右機板4,4’內側并與機板4,4’固接。
所述的嵌位部21底部設有擋塊211,擋塊211上設有定位操作面板5的定位孔212,且操作面板5與楔套嵌位部21表面連成一平面。
請參閱圖7本實用新型上、下機板的后視結構示意圖所示,上、下機板3,3’內側設有內部槽道31,3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一開電氣集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一開電氣集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6911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離編碼具有酯酶活性的蛋白的DNA的方法
- 下一篇:軌道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