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傾倒支架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69108.1 | 申請日: | 2007-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299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國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國琳 |
| 主分類號: | A47G23/02 | 分類號: | A47G2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方易知識產權事務所 | 代理人: | 歐陽俊立 |
| 地址: | 200070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傾倒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器物支架,尤其涉及易傾倒器皿的穩定支架。
背景技術
置于桌上的器皿,如水杯、瓶子等易傾倒的器皿,它們經常會因為桌面的晃動或被人不小心碰到而傾倒,導致器皿中的開水倒出燙傷人或弄濕了文件等物品,給人們帶來無謂的煩惱。針對器皿易傾倒的情況,需要有一種可以提高器皿穩定性的支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器皿易傾倒的情況,提供一種可以提高器皿穩定性的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用圈狀體、筒狀體和兩端制有鉸接孔的連桿組成,其特征是采用的圈狀體包括一個上圈和一個下圈,上圈與下圈套在一個內襯外部;內襯的上部為筒狀體,在內襯筒狀體下部連有“U”字形的框狀體;連桿由上連桿與下連桿兩部分鉸連組成,上圈與下圈制有至少三組鉸接座通過至少三組連桿連接,上連桿上端和上圈鉸接,下圈與下連桿鉸接;上圈可相對于內襯上下滑動,下圈與內襯下部固定;上圈的內側與內襯的外側相對設有限止上圈滑動的嵌持扣,在下連桿基本呈水平狀態時,上圈與內襯的嵌持扣對合,阻擋上圈滑動。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內襯的筒狀體內放入易傾倒物體,如水杯、瓶子等易傾倒的器皿,內襯下部的框狀體從底部兜住易傾倒物體,使易傾倒物體與內襯相對固定;上圈滑動至與內襯嵌持扣對合時,連桿向外張開,上、下連桿之間呈銳角,下連桿基本處于水平狀態,連桿張開后,下連桿的最外端離中心點的距離加大,使易傾倒物體的穩定性得到了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中表示的1為上圈,2為下圈,3為內襯,4為上連桿,5為下連桿,6為彈性片,7為內襯上嵌持扣,8為上圈嵌持扣,9為內襯下固定扣孔,10為下圈固定扣塊,11為內襯壓緊塊,12為內襯的筒狀體,13為內襯的“U”字形框狀體。
本實用新型采用圈狀體、筒狀體和兩端制有鉸接孔的連桿組成,所述圈狀體包括一個上圈1和一個下圈2,上圈1與下圈2套在一個內襯3外部;內襯3的上部是一個筒狀體12,內襯筒狀體12下部連有“U”字形的框狀體13;內襯3下部的框狀體也可采用筒狀體;連桿由上連桿4與下連桿5兩部分鉸連組成,上圈1與下圈2至少有三組鉸接座通過至少三組連桿連接;上圈1可相對于內襯3上下滑動,下圈2與內襯3下部固定,上圈1的內側與內襯3的外側相對設有限止上圈1滑動的嵌持扣,在下連桿5基本呈水平狀態時,上圈1的嵌持扣8與內襯12上嵌持扣7對合,阻擋上圈1滑動,上連桿4上端和上圈1鉸接,下圈2與下連桿5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內襯3穿過上圈1,內襯3下部有固定扣孔9與下圈2內側的固定扣塊10配合,使內襯3固定于下圈2上,上圈1和內襯3可相對上下滑動;在內襯3的筒狀體12內可放入易傾倒物體,內襯3的“U”字形框狀體13從底部兜住易傾倒物體,內襯3的內側還可配設壓緊塊11從側面壓緊置于其中的易傾倒物體,使易傾倒物體與內襯3相對固定。本實用新型在非使用狀態時,上連桿4和下連桿5基本在同一條直線上,此時上圈1的上圈嵌持扣8位于內襯3的內襯上嵌持扣7的上方;使用狀態時,上圈1向下滑動,使上圈1的上圈嵌持扣8與內襯嵌持扣7對合,此時連桿向外張開,上、下連桿之間呈銳角,下連桿5基本處于水平狀態,由于連桿張開后下連桿5的最外端離中心點的距離加大,使易傾倒物體的穩定性得到了提高。
為便于使用完畢后將張開的支架收起,本實用新型在內襯上嵌持扣7所在的位置做成彈性片6,彈性片6為內襯筒狀體12的一個部分,彈性片6下部與內襯筒狀體12相連,彈性片6上部兩側為切割內襯筒狀體12的縫隙;支架收起時,向內壓彈性片6,內襯上嵌持扣7與上圈嵌持扣8分離,上圈1可向上滑動,上下連桿被拉直。
本實用新型在上圈1的內側至少有一個上圈嵌持扣8,上圈嵌持扣8可以是凸出于內側表面的楔狀凸塊,也可以是凹入內側表面或穿通上圈壁的孔;
內襯3的上部外側至少有一個內襯上嵌持扣7,內襯上嵌持扣7可以是凸出于外側表面的楔狀凸塊,也可以是凹入外側表面或穿通內襯壁的孔;
上圈嵌持扣8和內襯上嵌持扣7至少有一個為楔狀凸塊,上圈嵌持扣8和內襯上嵌持扣7可以是塊/塊配合,也可以是塊/孔配合;
內襯12的下部至少有一個下固定扣,其可以是凸出于U型框狀體外側的固定塊也可以是凹入U型框狀體或穿通U型框狀體的固定孔;下圈2的內壁至少有一個固定扣,其可以是凸出于內壁上的固定塊也可以是凹入內壁上或穿通下圈壁的固定孔;如內襯12的下部采用固定孔,則下圈2的內壁采用固定塊與其配合;如內襯12的下部采用固定塊,則下圈2采用固定孔與其配合;在非使用狀態時,上、下連桿基本上在同一條直線上,此時上圈1與內襯12嵌持扣呈分離狀態;處于使用狀態時,上、下連桿之間呈銳角,下連桿基本上處于水平狀態,此時上圈1與內襯12嵌持扣為扣合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國琳,未經劉國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691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設備以及無線接入設備
- 下一篇:氰脲酸三烯丙酯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