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竹高強度復合工業地板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68508.0 | 申請日: | 2007-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6232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0 |
| 發明(設計)人: | 葛會龍;李生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葛會龍;李生東 |
| 主分類號: | E04F15/02 | 分類號: | E04F15/02;B27M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妙春 |
| 地址: | 200080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竹高 強度 復合 工業 地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全竹高強度復合工業地板,其主要應用領域為集裝箱地板、列車地板、客車地板、輕軌地板、貨車地板、船運地板、計算機房地板、配電室地板、大型展示廳地板、體育場館地板、賓館走道地板、娛樂場所走道地板、休閑場所凳椅板、施工用房、別墅用材、邊防哨所、坑道用材等等。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工業地板絕大部分都為木材或木材制作的厚夾板及少量的竹木復合地板、塑膠地板。
實木地板因樹木生長周期長、資源貧匱、價格昂貴、加工復雜、利用率低且嚴重損害自然生態環境,中國和國際社會已全面禁止采伐或限制采伐,趨向于大幅度收縮木質工業地板的生產。我國和世界相關國家近年來已經責令停、關、轉產相應的木材加工企業。造成了實木地板的嚴重短缺的趨勢。
竹木復合工業地板因系兩種材料復合成地板,由于兩種材料的特性不同,對膠液的吸附、粘合力不同,對耐氣候、溫度、濕度的不同,容易滋生排異性而產生質量問題;且其基材也為緊缺的木材為基料,選用的竹材應質量要求較高利用率極低,也浪費了大量的竹材資源,加工復雜、生產成本增高等諸多弊端,無法真正具備替代優勢而停泄在小批量試產期得不到大面積推廣,其替代優勢無法凸現。
木材中、高密度復合地板又由于工業地板的特殊要求等功能指標需要而根本無法替代如集裝箱地板、列車地板、卡車地板、船運地板、坑道用板等。現在已開發試制中的全竹地板也由于竹材的綜合利用率較低,大量的輔料、竹梢、竹枝、廢屑、廢絲無法利用而白白浪費大量竹材資源(約占立竹的45%),且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市場也未予以大批量使用的確認。
專利號為99246063.8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竹質人造板,該竹質人造板,包括竹質芯板和竹質面板,其特征在于竹質芯板由等寬的竹片依次平行排列而成,竹質面板由等厚的竹片依次平行排列而成,并且覆于竹質芯板的上下兩表面。進一步,竹質芯板和竹質面板以及竹質芯板的竹片相互間經擠壓后通過高分子樹脂粘合。這種竹質人造板的缺點如下:1)橫紋靜曲強度,橫紋彈性模量等諸多重要強度指標無法達到標準;2)因選用的竹片要求高出材率低,造成大量的竹材資源浪費;3)加工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全竹高強度復合工業地板,以解決現在的竹材地板全竹利用率不高,順、橫紋靜曲強度低,順、橫紋彈性模量小,剪切力強度弱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全竹高強度復合工業地板,包括面板、底板、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包括一層以上,采用竹子的輔料(半成品的下腳料)、竹梢、竹枝、廢屑、廢絲,經過凈化、軟化、磨絲,經樹脂膠粘合,高溫高壓制成的竹纖維板。
全竹高強度復合工業地板主要由面板、芯板、底板經干燥、光潔處理、布膠、疊加、加熱、加壓制成。
在制造面板方面,一種優選方案為:所述面板由長短、厚薄、或寬窄相一致的竹片按徑向、弦向或斜向形式,或由竹絲直接布放,經布膠后緊密排列復貼于芯板上加熱、施壓而成。這樣能呈現不同的紋路花色。
另一種優選方案為:所述面板包括頂層面板和底層面板;所述底層面板由復數層縱橫交叉疊放的竹席或竹簾構成;所述頂層面板由長短、厚薄、或寬窄相一致的竹片按徑向、弦向或斜向等形式,或由竹絲直接布放,經布膠后緊密排列復貼于底層面板上加熱、施壓而成。竹席或竹簾襯托竹材的自然屬性、特性以強化和互補縱橫紋靜曲強度、縱橫紋彈性模量等指標需要。
所述竹簾采用竹片通過細線扎簾編織而成,或者直接機械、人工布放順向緊密拼接而成。
所述竹片的斜向布放采用框架定位或機械、人工布放而成。
所述底板由長短、厚薄、或寬窄相一致的竹片按徑向、弦向或斜向等形式,經布膠后緊密排列復貼于芯板下加熱、施壓而成。
所述底板采用直接填布編織緊密的竹席而成?;蛑苯影疵姘骞に囍瞥?。
所述面板、底板上按功能需要涂裝油漆、涂料或者復貼功能面膜。
所述全竹高強度復合地板采用改性脲醛或改性酚醛樹脂膠粘合和環保型的阻燃劑、除蟲劑、防霉劑。
所述面板、芯板和底板疊加的厚度可按功能需要設定為8mm到5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葛會龍;李生東,未經葛會龍;李生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685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一系統中主端與從端間的保護資訊的方法與系統
- 下一篇:太陽能動力滑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