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座椅扶手調節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67247.0 | 申請日: | 2007-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1931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梁鏵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鏵友 |
| 主分類號: | A47C7/54 | 分類號: | A47C7/54;A47C1/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226006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座椅 扶手 調節 機構 | ||
1.一種座椅扶手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件,其上端豎向形成有的升降限制通孔;
一升降件,可移動地套設在所述固定件上,其中部件壁上形成有貫穿的升降控制通孔,且在上端橫向形成有移動限制通孔;
一移動件,可移動地卡設在所述升降件上,其上形成有鉸接孔和移旋控制通孔;
一旋轉件,可轉動地鉸接在所述移動件上,其上形成有旋轉限制通孔和鉸接翻口;
一升降控制栓,依次穿入所述升降控制通孔和升降限制通孔;
一復位彈簧,套設于所述升降控制栓上;
一栓套,穿過所述升降控制通孔套設在所述升降控制栓上;以及
一移旋控制旋鈕,分別套設在所述移動限制通孔、移旋控制通孔和旋轉限制通孔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墊圈,套設于所述升降控制栓上,且其中一側平面被所述復位彈簧壓觸,而另一側平面與所述固定件接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固定銷,穿入且固接所述栓套和升降控制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擋圈,設置于所述旋轉件外側并套卡在所述移旋控制旋鈕末段上的卡槽內而與所述移旋控制旋鈕固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限制通孔、移動限制通孔和旋轉限制通孔皆呈波浪形狀。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旋控制旋鈕套入所述移動限制通孔部分的最大外徑是大于所述移動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徑,且所述移旋控制旋鈕的最小外徑是小于所述移動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徑。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旋控制旋鈕套入所述旋轉限制通孔部分的最大外徑是大于所述旋轉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徑,且所述移旋控制旋鈕的最小外徑是小于所述旋轉限制通孔的最小孔徑。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套的高度是大于其所穿過的所述升降件壁上的升降控制通孔外端面至升降限制通孔端面的距離。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栓與栓套固接后所述升降控制栓的軸向可移動距離是大于所述升降限制通孔的深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鏵友,未經梁鏵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6724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