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金剛石復合片基體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65079.1 | 申請日: | 2007-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665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士君;李娜;梁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S5/00 | 分類號: | F16S5/00 |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美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412000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剛石 復合 基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剛石復合片基體,尤其涉及其基體復合面結構。
背景技術:
金剛石聚晶復合片是由多晶金剛石層與硬質合金基體組成的超硬復合材料。它既有金剛石的硬度與耐磨性,又有硬質合金的抗沖擊性和可焊接性的特點,是一種卓越的地質和油田鉆井工具與切削刀具材料,特別是在地質,油田鉆探工具方面,有取代傳統的產品之勢。為了金剛石與基體復合效果更好,基體上表面即復合面形狀往往設計得很復雜,導致產品不能一次壓制成型,需要經過后續線切割工序,這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線切割時瞬間的高溫破壞了合金內部的結構,降低了產品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不足,通過合理設計金剛石復合片基體,不僅使產品能一次壓制成型,不用后續的線切割加工,而且使合金基體與金剛石粉的復合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金剛石復合片基體,由底面、與之相對的復合面及連接上述底面和復合面的側面組成,其特征是:所述復合面由若干凸齒、4組邊沿齒和環繞所述凸齒和邊沿齒且與側面相接的環形平面組成;若干條平行的、間距為a的弧形槽一與相同數量的平行且等間距的弧形槽二垂直,將所述復合面中間部分分割成若干個凸齒,所述若干個凸齒關于所述復合面中心線對稱;所述4組邊沿齒位于所述若干凸齒外側、環形平面內側,且關于所述復合面中心線對稱布置,其齒高h2低于凸齒齒高h1。
任兩個相鄰凸齒的側壁間夾角a為33°~36°。
凸齒的平頂面與側壁間、所述邊沿齒與環形平面間均采用圓弧過渡,其圓弧半徑、R1、R3分別為0.15mm~0.25mm、0.25mm~0.45mm;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的圓弧半徑R2為0.25mm~0.35mm。
h1=1mm~1.5mm,h2=0.5mm~1.0mm。
本實用新型對金剛石復合片基體上復合面的凸齒和邊沿齒采用對稱結構,并合理設計齒、槽等的形狀、尺寸和角度,使其易于壓制成型和脫模,同時復合效果非常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剖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A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金剛石復合片基體,由底面1、與之相對的復合面3及連接上述底面1和復合面3的側面2組成。
復合面3則由若干凸齒31、4組邊沿齒32和環形平面5組成,環形平面5環繞凸齒31和邊沿齒42、且與側面2相接。
若干條平行的、等間距的弧形槽一41和與之垂直的若干同樣平行且等間距的弧形槽二42將復合面3中間部分切割形成若干個凸齒31,該若干個凸齒31關于所述復合面3中心線對稱;本例中弧形槽一41和弧形槽一42均為9條,圓弧半徑R2為0.25mm~0.35mm。任兩個相鄰凸齒31的側壁312間夾角a為33°~36°。凸齒31的平頂面311與側壁312間采用圓弧過渡,其圓弧半徑R1為0.15mm~0.25mm;凸齒31的齒高h1=1mm~1.5mm。
4組邊沿齒32位于若干凸齒31的外側、環形平面5的內側,且關于復合面3中心線對稱布置,其齒高h2=0.5~1.0mm,低于凸齒31齒高h1;與環形平面5間采用圓弧過渡,其圓弧半徑R3為0.25mm~0.45mm。在本例中,任一組邊沿齒32與平行的一組凸齒31間的間距等于平行凸齒31間的間距。邊沿齒32頂面可采用平頂面或圓柱面。
本實用新型對金剛石復合片基體上復合面3的凸齒31和邊沿齒32采用對稱結構設計,并合理設計齒、槽等的形狀、尺寸和角度,使其不僅易于壓制成型,便于脫模且不粘模,同時與金剛石的復合強度高,效果非常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650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