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機車車輛用變阻尼油壓減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64327.0 | 申請日: | 2007-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0035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13 |
| 發明(設計)人: | 黎劍鋒;李曉光;薛群;殷盛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F9/19 | 分類號: | F16F9/19;F16F9/34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趙洪 |
| 地址: | 412007***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車車輛 阻尼 油壓 減振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壓減振器,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鐵路機車車輛上的垂向油壓減振器。
背景技術
油壓減振器是鐵路機車車輛上的一個重要部件。機車車輛的車輪與鋼軌面之間是鋼對鋼的接觸,車輪表面的不規則和軌道的不平順都將直接經車輪傳到懸掛部件上去,從而引起機車車輛各部分的高頻和低頻振動,如果這種振動不經過減振器來減弱,則會降低機械部件的結構強度和使用壽命以及惡化運行品質,這對運輸的安全性、舒適性和經濟性都是不利的。
機車車輛經過下沉量較大的鋼軌接頭時,輪軌間因沖擊作用會產生很大的動載荷。英國鐵路對86級B0-B0式電力機車線路試驗和理論計算得出一個車輪與鋼軌間的垂向總載荷對車輪靜載荷之比的峰值競高達5.0。在運行的線路上,可設置焊接長鋼軌,從而使接頭數量大大減少。不過,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在焊縫處還可能因焊接質量關系而繼續存在著幾何形狀上的不平順,同時,因鋼軌材質、硬度不一和軌枕的離散布置而存在著物理性能上的不均勻。這些不均勻引起的輪軌沖擊類似于鋼軌接頭,加劇車輛簧下部分的損壞并惡化機車、車輛的運行平穩性。
根據Lyon等人的研究,線路模型如圖1所示,它可用于模擬沉陷嚴重的鋼軌接頭,車體各部件對該接頭響應的最大值可作為強度計算的參考值(見附圖1)。
Zt=h(1+cos(2πx/λt))????λt/4<x<λt/2
Zt=h(1-cos(2πx/λt))????0<x<λt/4
所以機車車輛在經過鋼軌不均勻時會產生凹陷,對機車車輛而言就是瞬時的沖擊。
由于現在鐵路客車大提速、貨車重載荷,機車車輛的運行速度提高和軸重加大,車輪和鋼軌接觸踏面狀態造成的振動和沖擊產生垂向動態作用,機車車輛動態作用反過來又傳遞到運行線路上,因此差的條件會加大鋼軌的磨耗,產生波紋和下沉。故應適當減振,但不得增大運行的危險性。為此應降低整個振動頻帶中的動態作用。這就需要用帶有較硬的彈簧減振裝置和較硬的減振器的轉向架來實現。
現在鐵路機車車輛上使用的減振器大部分是一種恒阻尼特性的減振器,減振器工作時,活塞在油缸中往復運動,油液在缸中流動時經阻尼閥而產生減振阻尼力,其阻尼閥是一定的,因此產生的阻尼特性是一定的,也就是阻尼系數是一定。對于瞬時的沖擊響應慢,不能即時產生較大瞬時阻尼力。
現在機車車輛上也使用變阻尼油壓減振器,一種是電磁閥油壓減振器,它是在現有阻尼閥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電磁控制的阻尼閥,通過機車車輛的控制系統來控制電磁閥的開啟和關閉,從而產生不同的阻尼特性;另一種是磁流體油壓減振器,它是通過控制磁場大小來控制流體的粘度,來控制通過阻尼閥的阻尼力大小,改變油壓減振器的阻尼特性。
這些變阻尼油壓減振器均是通過電特性進行控制,瞬時響應慢。如果要對這種瞬時沖擊有效控制就要增加比較多的各種傳感器,增加比較復雜的控制輔助系統,這樣就增加了機車車輛的成本,增加了運行故障的發生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的機車車輛油壓減振器的不足,提出一種結構更為輕巧、簡單,能較好減緩瞬時沖擊對機車車輛機械部件損壞,提高機車車輛的安全及舒適性的機車車輛用變阻尼油壓減振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這種新型的機車車輛用油壓減振器,包括上連接體、下連接體、儲油缸組件、油缸組件、活塞桿組件。其中,儲油缸組件套在油缸組件外面,并通過底閥連通;上連接體與活塞桿組件連接在一起,下連接體與儲油缸組件的底部連接在一起。其特點在于:在現有閥片阻尼閥的基礎上,在活塞桿組件的活塞的中心增設一個阻尼節流裝置,阻尼節流裝置的一個端口在活塞上面腔體的活塞桿上,另一個端口在活塞下面腔體的活塞桿中心孔上。阻尼節流裝置至少包括上節流擋板、閥頭、下節流擋板,上節流擋板安裝在閥頭的上面,下節流擋板安裝在閥頭的下面。此外,在閥頭的上面和下面分別有使閥頭恢復到正常位置的上波形彈簧和下波形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未經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643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