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輪粉磨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62500.3 | 申請日: | 2007-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0645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俊英 |
| 主分類號: | B02C15/10 | 分類號: | B02C15/1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陳立武 |
| 地址: | 410131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輪粉磨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石粉磨裝置,進一步是指一種多輪粉磨機。
背景技術
現有選粉設備均是通過風力將被選的粗細混合物料由下向上輸送以達到選粉的目的。在傳統的礦石粉磨行業中,上述這種粉磨設備由于結構不合理,存在產能小、電耗高、粉塵污染嚴重、噪音大、易損件壽命短等諸多嚴重的缺陷,而且故障率高、維修不方便,調整效果差,由此直接影響了研磨機的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多輪粉磨機,利用內設多個碾輪之同時碾壓產生之合力實施多輪粉末研磨,達到研磨效果好、運行效率高、介質損耗小、使用壽命長且方便維護及調整的目的,改善我國礦石資源深加工和開發利用的一系列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所述多輪粉磨機,參見圖1,具有框架式機架7和筒狀機體4,所述機體4置于機架8之上。機體4有進料口1和出料口10,進料口1設于機體4的上底面,出料口7設于機體4的下底面。筒狀機體4內同軸線設有磨盤8,該磨盤8的盤軸向下伸出機體4的下底面軸接皮帶輪6。磨盤8盤體截面呈倒椎臺形并具有倒內椎臺形空腔,磨盤8內腔兩側椎面上對應設有與其腔體匹配的調節機構9和帶定位機構3的粉磨機構2。此外,所述筒狀機體4的內腔底面上還設有一刮料板5。
上述粉磨機構2有一筒形機殼24,筒形機殼24內同軸線緊配合套入一筒形磨盤23,磨盤23與機殼24構成的筒體內壁上徑向均勻固定設置有若干搖臂22,每支搖臂22上分別鉸接一磨輥21,磨輥21的母線與磨盤23的母線平行并在間隙調整時始終保持平行,即可使得其粉磨效率大大高于傳統粉磨設備的粉磨效率。上述粉磨機構2的定位機構3由頂桿31、插片32和螺栓33組成,其中的頂桿31穿過上述筒狀機體4與粉磨機構2的機殼24固接,插片32插于螺栓33與頂桿31之間,利用其彈性通過螺栓33實施緊固。上述粉磨機構2的上述調節機構9由拉桿91和彈簧92組成。其中的拉桿91朝內一端連接上述筒狀機體4,拉桿91朝外一端與機體4之筒體之間安裝彈簧92,借以控制粉磨機構2的機殼24與磨盤8之間的緊密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如上所述的立式結構的多輪粉磨機的外設電機通過皮帶輪6帶動磨盤8轉動,物料從進料口1落在磨盤8中央,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物料向磨盤8邊沿移動,經過磨盤8上的倒內圓錐臺形耐磨襯板和經過粉磨裝置和磨盤之間的間隙時,受到碾壓而被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從磨盤8邊沿自由落下到機體4底部,由磨盤8外沿的刮板5將物料刮至出料口10排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該粉磨機利用內設多個磨輥21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競相碾壓物料,物料粉碎效果顯著,有效地克服了傳統粉磨設備能耗高、效率低,過粉現象嚴重的缺陷,實現了高效運行的目的,且使加工過程無粉塵污染、噪音小、消耗小、投資省,又方便維護與調整,使整機故障率低,壽命延長,性能更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輪粉磨機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多輪粉磨機之粉磨機構部分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多輪粉磨機之調節機構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多輪粉磨機之定位機構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以上在圖1~4中的標號為:
1-進料口,
2-粉磨機構,
21-磨輥,
22-搖臂,
23-磨盤,
24-機殼,
3-定位機構,
31-頂桿,
32-插片,
33-螺栓,
4-機體,
5-刮料板,
6-皮帶輪,
7-機架,
8-磨盤,
9-調節結構,
91-拉桿,
92-彈簧,
10-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俊英,未經張俊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625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